诗词大全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
登临我欲招元亮,谈笑时能接李翱。
人境地下看犹粟,洞天西去有蟠桃。
学仙恐是虚无说,且向峰头跨六鳌。

作者介绍

胡仲弓,字希圣,号苇航,清源(今福建泉州)人。仲参兄。生平不见记载,据集中诗知其二赴春闱始中进士,初官县令,未几即以言事被黜。继爲绍兴府掾、粮料院官(《心泉学诗稿》卷四《寄胡苇航料院》),时间约在理宗宝祐六年(一二五八)前后(《戊午天基节口号》)。后弃官,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苇航漫游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一二收其诗一百六十余首。清四库馆臣又据《永乐大典》辑爲《苇航漫游稿》四卷。 胡仲弓诗,前四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江湖后集》中之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第五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杜友游清源洞韵》是宋代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涉险何如过虎牢,
穿越险境,何如前往虎牢山,
白云堆里著身高。
白云堆积成山,我登临其中,身处高处。

登临我欲招元亮,
登上山顶,我想招呼元亮,
谈笑时能接李翱。
边谈笑时,还能迎接李翱。

人境地下看犹粟,
人间的景物看起来犹如谷粒,
洞天西去有蟠桃。
洞天仙境向西延伸,有着蟠桃树。

学仙恐是虚无说,
学习成仙恐怕只是空谈,
且向峰头跨六鳌。
还是向山峰顶端跨越六条大河龙。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游清源洞的情景。诗人在登临虎牢山的过程中,欢迎名士元亮和李翱加入他们的谈笑之中。他们在人间欣赏景色时,感叹人世间的美好如同谷粒,而洞天之地则充满了神奇的仙境,象征着超然世俗的存在。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学仙之事的怀疑,认为其中或许存在虚无的说辞。因此,他提出了向山峰顶端跨越六条大河龙的寓意,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挑战精神。

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对仙境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超脱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对学仙之事抱有一定的怀疑和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追求和境界的探索。整体上,这首诗词既展示了对仙境的向往,又蕴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和彦达过先公旧居有感》

    论文敩学两髫年,访旧同来雪上颠。我步鲤庭心欲折,公登龙坂足何缘。后凋尚喜无双士,不韡真惭大少连。桂楫又浮湘水去,家山回首共凄然。

  • 《宿昭应》

    武帝祈灵太乙坛,新丰树色绕千官。那知今夜长生殿,独闭山门月影寒。

  • 《蓦山溪》

    人人不省,日日光阴急。*路是轮回,前途事、暗中似漆。观公风貌,俊格最青春,多清净,少贪求,善事休交失。虚情娇态恰似便蜜。晓夜采花忙,合和成、谁人啖汁。若还悟此,目下便回头,蓬莱路,彩云端,

  • 《秋晚洛中道上》

    数雁横空送断霞,穷秋游子向天涯。泉甘野店黄梁酒,霜重荒原白菊花。满目动灰伤井邑,回头佳气恋京华。故人他日如寻我,试问云溪旧钓沙。

  • 《悼子乘二首》

    肇汝方既诞,发祥良在兹。慧敏标弱龄,珪璋渺前期。服志远鄙俗,规行多惠仪。性成亶纯孝,疗母宁捐躯。母患乃始平,子先朝露摧。慈爱二纪中,瞥若冲飙驰。虚位委空馆,胤类无孑遗。天道苟不虚,在数安可推。沉忧达晨暮,仿佛盈人思。翰墨芳余迹,形音恍当时。起居常若随,顾影

  • 《秋怀》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须臾忽澎湃,愁思若凄恻。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时事已凄凉,挽仰一今昔。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