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江湖传散人,天弢解尽有天真。
汉家不惜青蒲费,终为枚生一裹轮。
宋庠(九九六~一○六六),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后徙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仕襄州通判,召直史馆,歷三司户部判官、同修起居注、左正言、翰林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深爲仁宗亲信。庆历三年(一○四三)因其子与匪人交结,出知河南府,徙知许州、河阳。不久召回任枢密使,与副使程戡不协,再出知郑州、相州。英宗即位,改知亳州,以司空致仕。治平三年卒,年七十一。謚元献。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有集四十四卷,已散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宋庠诗文,编爲《元宪集》四十卷。事见王珪《华阳集》卷四八《宋元宪公神道碑》,《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宋庠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元宪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诸书散见的宋庠诗,编定十四卷。另辑得集外诗七首,附于卷末。
《和梵才寄林逋处士》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发江湖传散人,天籁解尽有天真。
汉家不惜青蒲费,终为枚生一裹轮。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江湖散人的白发传承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真谛的感悟。汉家指的是古代官府,青蒲是制作弓箭的材料,费指的是代价。诗中表达了即使花费了很多代价,最终也只能将天籁的音乐装进一枚弓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对散人传说的描写,展现出作者对人生哲理和自然之美的思考。诗中的白发江湖传散人形象,象征着一个历经沧桑、阅尽世事的智者。天籁解尽有天真,表达了作者对天然美妙之音的欣赏和对天真纯粹的向往。诗的结尾,通过汉家不惜青蒲费、终为枚生一裹轮的描写,寓意即使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只能将天籁之音装进一枚弓弩,突显了人力的有限和对自然之美的敬畏。
这首诗词通过简明扼要的表达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深入探索了人生的意义和自然的奥秘。它展示了宋代诗歌追求真实、崇尚自然的特点,并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人生和自然之间的共鸣与思考。
暖翠浮岚万壑春,桃花流水碧沄沄。同亭祠下生青草,天柱峰头空白云。雨后石林群鹭宿,月中山树两猿分。几时结屋清溪上,鹤氅筇枝学隐君。
不践名利道,始觉尘土腥。不味稻粱食,始觉精神清。罗浮奔走外,日月无短明。山瘦松亦劲,鹤老飞更轻。逍遥此中客,翠发皆长生。草木多古色,鸡犬无新声。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去矣丹霄路,向晓云冥冥。
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玉剑浮云骑,金鞍明月弓。斗鸡过渭北,走马向关东。孙宾遥见待,郭解暗相通。不受千金爵,谁论万里功。将军下天上,虏骑入云中。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龙旌昏朔雾,鸟阵卷寒风。追奔瀚海咽,战罢阴山空。归来谢天子,何如
海棠乱发皆临水。君知此处花何似。凉月白纷纷。香风隔岸闻。啭枝黄鸟近。隔岸声相应。随意坐莓苔。飘零酒一杯。
瘴海千枝雾,骊山一骑尘。
身任东西南北居,心安到处即吾庐。穷途俗眼休相薄,沮洳焉知无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