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彙不自适,善政还可寻。
县楼清夜上,岛月思云侵。
谁有古菱花,照此真宰心。
《和范监簿》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重显。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善政的向往和对理想治理的期许。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品彙不自适,
善政还可寻。
县楼清夜上,
岛月思云侵。
谁有古菱花,
照此真宰心。
诗意:
这个世界的秩序并不自然,但是善政仍然存在于我们的寻找之中。在静谧的县楼上,皎洁的月光思念着被云彩遮挡的星辰。如果有人拥有古老的菱花,它将照亮真正善治者的内心。
赏析:
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对于善政的渴望和对社会秩序的关注。诗人通过描写县楼上的宁静夜晚和被云层遮挡的月亮,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月光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理想和希望。诗人希望有善治者能够以古菱花的光芒般的智慧,照亮人们内心的真实意愿,实现善政的目标。
诗中的"品彙不自适"表明了现实社会的混乱和不完善,但是诗人依然坚信善政的存在,并呼吁人们寻找和追求善治的可能性。县楼的清夜景象,给人一种宁静和净化的感觉,与善政的愿景相呼应。同时,月亮的形象也增添了一丝浪漫和诗意,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想象力。
通过这首诗词,诗人释重显表达了对于善政的向往和对社会秩序的思考。他鼓励人们寻找并实现善治,以创造一个更加理想和和谐的社会。
一自经放逐,裴回无所从。便为寒山云,不得随飞龙。名岂不欲保,归岂不欲早。苟无三月资,难适千里道。离心与羁思,终日常草草。人生年几齐,忧苦即先老。谁能假羽翼,使我畅怀抱。
相唐德丛复兴隆,仁义条陈百奏中。正欲谏君今别驾,延龄更不念孤忠。
昔与君同巷,参差对柴荆。艰难奉老母,弦歌教诸生。藜藿饱臧获,布褐均弟兄。贫贱理则穷,礼义日益明。我亲本知道,家有月旦评。逡巡户牖间,时闻叹息声。善恶不可诬,孝弟神所听。我见此家人,处约能和平。它年彼君子,岂复地上行。尔来三十年,遗语空自惊。松阡映天末,苦泪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虫有卖油公,什伍处阴湿。长脚如蠨蛸,爱莫能助细走不及。儿童反接之,邀其吐微汗。所挟虽不多,坐此遭攟拾。
家里已无回日信,路边空有望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