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疏率任天真,此去扶持护善邻。
只恐磨砖难作镜,已知行水戒推轮。
箪瓢本是吾家物,轩冕宁容我辈人。
多谢诸公共推毂,欣欣寒谷暗生春。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方景南参议见赠》
作者:王之道(宋代)
译文:
一直以来我都懒散天真,
此次离去是为了支持和保护善邻。
只是担心打磨砖石难以成为镜子,
我已经知道行水的规矩要推动轮子。
箪瓢本是我家的器物,
宫廷的荣华容不下我们这些人。
非常感谢诸位的推崇,
欣喜之情在寒谷中暗生春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道写给方景南的一首赠诗。诗人表达了自己始终保持天真纯粹的态度,同时表示此次离去是为了支持和保护邻里之间的善意关系。诗中提到担心打磨砖石无法成为镜子,这可以理解为诗人担心自己的努力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他已经了解到行为必须遵循水流的规律,意味着他明白要顺应时势,按照规律行事。
接下来,诗人提到箪瓢(简单的饭食器皿)是他家的日常用品,而宫廷的华丽和权势不能容忍像他这样的普通人。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和贵族生活的冷漠态度,他更看重平凡而真实的生活。
最后,诗人感谢众人的推崇,表示在这样的支持下,他满心欢喜,就像春天在寒谷中忽然生发一样。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真诚和对纯粹、平凡生活的追求,将自己与世俗权力相对立,强调了内心的自由和独立精神。
双峦斗碧,寒玉雕秋壁。两道凝螺天半,横无限、青青色。拍案涛声急。似鼓临邛瑟。窗下镜台鸾去,空留得、春山迹。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夷途勿抛控,抛探马多失。挹水勿极量,极量器多溢。安史起天宝,转战竟奔北。辞臣献颂诗,要垂万世则。一字堪白首,大书仍深刻。谁作浯溪图,千里在咫尺。飞湍如有声,旁汇浸层碧。巉绝半岩间,仿佛见鸟迹。不觉加手磨,真恐苔藓没。国姓前后异,天运古今一。向来文武才,坐筹
寒雨连天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左学摛文蔼儁声,青云接武二难兄。主知自纪宜三院,使节更持仅九卿。庭下芝兰方竞秀,舍南桃李已成阴。挂冠不待甘泉橐,愁绝高门泪满缨。
狂风暴雨轰霹坜,满庭撼动花狼藉。红红白白已周遮,何劳饭袋重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