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指濡毫字字工,赤髭白足会常同。
从今定了沙弥相,总为先生一语中。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和艮斋赠轮道者韵》是宋代诗人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进行的分析和翻译:
中文译文:
血指沾湿毫端字字工,
赤髭白足终常相容。
从今决定沙弥身,
只因先生一语中。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袁说友对轮道者的敬意和赞赏之情。诗人赞美轮道者(可能是指一位有才华的文人)的文采和勤奋,形容他的手指因写字而沾湿了墨,痕迹清晰,字字工整。诗人以血指来形容轮道者的刻苦努力,强调他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赤髭白足指的是轮道者的容貌特征,可能是指他的胡须和脚。诗人认为轮道者与自己常常相聚,彼此之间的交往非常融洽,并且这种关系将会一直持续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袁说友对轮道者的赞赏和敬意。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示了轮道者对文学的执着,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血指沾湿毫端、字字工整的描写,突出了轮道者在写作时的专注和用心。赤髭白足的形容词则增添了轮道者的独特形象特征,使人印象深刻。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轮道者的赞许之情。诗人认为轮道者的才华和智慧使他们成为了沙弥(指佛门中的学徒)的导师,轮道者的一句话可以给诗人以启发和指引。这种关系的确立使得他们之间的友情更为牢固。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轮道者的敬佩和友情,并传达了袁说友对文学和知识的追求。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一{上艹中大下虫}何唧唧,吟落儿童心。只在竹篱外,篝灯无处寻。
半床明月老秋风,未必诗人一例穷。比似乐天犹欠在,是非已落酒杯中。
幻化色身绕。电脚余光水面泡。忽有忽无*速甚,如飚。过隙白驹旋旋飘。何不悟虚嚣。早早回头养玉苗。苗上金丹光泼泼。彰昭。透过云衢
落花水暖千船聚,芳草春深一鹤归。
十里平湖漫不流,晚风吹浪打行舟。定知归得侵灯火,家在菰蒲最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