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酥娇面试初芳,琢句真须琢玉郎。
聊与一枝论雅素,未须千叶间轻黄。
斜簪髻畔随人好,满覆樽前借客香。
谁引角声人未寝,落梅声裹看晨妆。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和耿时举梅雪二首》是宋代仲并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点酥娇面试初芳,
琢句真须琢玉郎。
聊与一枝论雅素,
未须千叶间轻黄。
斜簪髻畔随人好,
满覆樽前借客香。
谁引角声人未寝,
落梅声裹看晨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冬日中的梅雪景象。诗人与耿时举共同欣赏着梅花的美丽,他们以诗句相互交流,感叹其雅致之处。诗人认为梅花只需一枝就足以表达其雅韵,无需过多的叶子装点,因为梅花的花色本身就具有淡黄的轻盈之美。
诗中提到了斜簪髻,意指诗人斜插在发髻旁的簪子,随人喜好而装饰,以展现自己的风采。而满覆樽前借客香则是指诗人借用酒客的香气来增添自己的文人气息。
最后两句描述了夜间角声和晨间落梅的声音。角声可能是指守夜人吹奏的角笛声,诗人感叹夜晚的人还未入眠,自己也在落梅声中欣赏着晨间的美景。
这首诗词以简洁、含蓄的语言描绘了梅雪的美景,表达了对梅花雅致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给人以清新、素雅的艺术享受。
四篇诗得褭蹄金,妙旨初临法语寻。要我尽除儿子气,知公全用老婆心。平章许事真难可,付嘱斯文岂易任。感激面东垂涕泗,高山从此少知音。
节士耻随时世妆,若为妩媚著春裳。何如清淡甘天分,莫与儿曹较色香。
出家人。要求真。遍计长空绝点尘。明知虚谷神。日为邻。月为亲。天地之中转法身。方知物外人。
一自相从十八姨,春山游遍故枝移。扑帘时助娇娥绣,点砚常窥骚客诗。国色尚存衣带引,清香不改月明知。蝶来北苑蜂南去,谁向楼头话别离。
早擅渊源学,常怀恳款忠。云龙际千载,典册冠三公。论谏宁中止,谋谟不苟同。此心谁复识?志士泣秋风。
至宝非关少识真,都缘未睹十城珍。如何绝域穷南地,却有唐朝辅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