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旂小队唤渠频,新历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夸敏捷,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飞欲傍钗头月,雁过才归陌上人。
谁道土牛鞭不动,也能脚底散阳春。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汉老弟迎春》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旂小队唤渠频,
新历先看早二旬。
羯鼓催花夸敏捷,
舞腰回雪斗精神。
燕飞欲傍钗头月,
雁过才归陌上人。
谁道土牛鞭不动,
也能脚底散阳春。
诗意:
这首诗以迎接春天的场景为背景,展现了欢乐、活力和蓬勃的春季氛围。诗人描述了一个青旗小队频频呼唤归来的景象,暗示春天的来临。他提到了新历的日期,表明已经是早春时节。羯鼓的声音催促花朵迅速绽放,舞者们舞腰回转,像雪花纷飞一般灵活而有活力。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燕子飞翔、雁群归来的场景,它们都是春天的象征。诗人以土牛鞭不动的形象,表达了即使是平凡的事物,在春天的氛围下也能展现出生机和活力。
赏析:
《和汉老弟迎春》通过生动的描写,将春天的喜悦和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形象描写具有鲜明的画面感,如青旗小队的呼唤、羯鼓的催促、舞者的回转,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节奏和活跃的气息。诗人通过燕子和雁群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到来。最后的土牛鞭不动,却能脚底散阳春的描述,传递了一个积极向上的信息,即春天的魅力和活力可以渗透到一切事物中。整首诗以欢庆春天为主题,表达了对春季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给人以愉悦和振奋的感受。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早破春相赚,飘零不自知。未完九十日,消尽万千枝。点水嫌萍扫,粘苔怕月移。莫谙化工意,荣悴孰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