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聊复效詹何,肯向青山较少多。
身世自怜巢幕燕,利名谁銮扑灯蛾。
风前逸气舒长笛,酒里清愁到短歌。
安得梧桐来鸑鷟,一鸣千古继卷阿。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胡德辉增明轩》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钓鱼聊复效詹何,
肯向青山较少多。
身世自怜巢幕燕,
利名谁銮扑灯蛾。
风前逸气舒长笛,
酒里清愁到短歌。
安得梧桐来鸑鷟,
一鸣千古继卷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对自身身世和人生境遇的思考与感慨。作者借钓鱼的场景,表达了对古代职官詹何的敬佩和效法之情。他意味深长地表示,自己愿意在宁静的青山之间与世隔绝,远离尘嚣,少有名利之扰。他自怜自己的出身和境遇,就像筑巢的燕子一样,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生活。他思考利名之虫如何扑向明亮的灯火,暗指现实中的功名利禄虚浮不实。在风中吹奏长笛时,他感到自由自在,释放内心的忧愁与哀思,而在酒中唱短歌时,他的愁苦之情更加清晰明了。最后,他希望能够像梧桐树一样,吸引凤凰这样的美好生物来栖息,并且鸣叫声能够流传千古,继续传颂下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钓鱼、山水、巢幕、风笛、酒歌等意象,以及对自身身世的自怜和对功名利禄的冷峻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独立精神。他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在这种宁静之中,他通过吹奏长笛和饮酒唱歌,将内心的痛苦与忧愁倾诉出来。最后,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了向往,希望能够吸引到凤凰这样的灵鸟,并且自己的声音能够传颂千古。
整首诗词意境清幽,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世界。同时,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冷峻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尘世名利的超脱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渴望。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传达出了王之道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具有深远的意义。
紫盖亭亭秀荆渚,股分采水穿林莽。尚想当年老阿瞒,燕骑蛇予走先主。
上德如流水,安仁道若山。闻君秉高节,而得奉清颜。鸿渐升仪羽,牛刀列下班。处腴能不润,居剧体常闲。去诈人无谄,除邪吏息奸。欲知清与洁,明月照澄湾。
银兔频年滞使麾,曲台犹掌一王仪。四巡奏颂推严笔,千牍程书入汉帷。驷里飞觞酣玉液,天街叠鼓候金羁。前期侍从丹涂地,秘殿螟风拂翠緌。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公说曹溪事,经今六百年。庵基平地筑,碑记远人传。种竹初遮日,蔬岩只欠泉。自当居鼎鼐,岂在学修禅。
匹马关山不自怜,归来巾几更萧然。剑门南北等为客,木偶东西聊听天。未省繁华宽旅思,可将奔走负流年。夜凉早梦秋风起,催上山阴万里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