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相逢古溧州,世情客况两悠悠。
腐儒都不通人事,冷掾何曾似宦游。
轻薄成风虽可畏,廉勤律己每无愁。
他时重会西湖上,把酒联诗日自由。
仇远(一二四七~?)(生年据本集卷六《纪事》诗注“淳祐丁未予始生”等推定),字仁近,号近村,又号山村民,学者称山村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度宗咸淳间以诗着,与同邑白珽合称仇白。元成宗大德九年(一三○五)爲溧阳学正,秩满归。享年七十余。有《金渊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均系官溧阳时所作。又有《兴观集》、《山村遗稿》,爲后人据手迹所裒集,清干隆时歙人项梦昶合辑爲《山村遗集》。事见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 仇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金渊集》编爲一至六卷,《山村遗集》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胡定甫》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淡泊相逢的古溧州为背景,表达了对世情和客况的深思。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淡泊相逢古溧州,
世情客况两悠悠。
腐儒都不通人事,
冷掾何曾似宦游。
轻薄成风虽可畏,
廉勤律己每无愁。
他时重会西湖上,
把酒联诗日自由。
诗意和赏析:
《和胡定甫》这首诗词以溧州为背景,描述了仇远在这个古朴的地方与胡定甫相逢时的淡泊心境。诗词通过描绘世间纷繁复杂的形态和客观现实,表达了对世情和个人处境的深深思索。
第一句诗词中的"淡泊相逢古溧州"表达了仇远对于相逢之地溧州的淡然态度。"淡泊"一词意味着超脱名利、不追求虚浮的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冷漠。
第二句诗词"世情客况两悠悠"则扩展了诗人的思考范围,他反思了世态炎凉、人世间的客观状况。"世情"代表了人世间的复杂和纷乱,"客况"则指人的处境和遭遇。通过"两悠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这种状况的感慨和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诗词"腐儒都不通人事,冷掾何曾似宦游"则对于不通人情世故的腐儒和冷淡的官员进行了对比。腐儒指那些只知书卷而不通人情的儒者,冷掾则代表了官僚机构中冷漠无情的官员。通过这两句诗词,诗人表达了对于这种缺乏人情关怀的人物的批评。
接下来的两句诗词"轻薄成风虽可畏,廉勤律己每无愁"则揭示了一种对于轻浮风气的忧虑和对于自律的赞赏。诗人认为虽然轻薄的风气令人担忧,但是坚守廉洁、勤勉自律的人却能够无忧无虑地生活。
最后两句诗词"他时重会西湖上,把酒联诗日自由"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重会西湖上"暗示了诗人与胡定甫再次会面的愿望,并且在这美好的时刻,一起畅饮、联诗,尽情享受自由自在的日子。
总体而言,仇远的《和胡定甫》通过对于世情和客况的思索,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冷漠态度、对于人情的无奈和对于自律的赞赏。诗词以古朴的溧州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与胡定甫淡泊相逢的情景,表达了对于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仇远对于世间繁华和个人境遇的深思与感慨,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白白朱朱春已深,那知雪意更阴阴。落花几阵遮山密,穿褐余寒赖酒禁。骑马不前真有恨,留衣过腊岂无心。等为迁客俱逢雪,谁似梁溪独醉吟。
群动夜中息,霜清月满林。野僧无俗事,幽与寄瑶琴。澹澹思归操,悠悠太古心。希声在自得,不必为知音。
世事真千变,年光又一新。举生皆是幻,熙我莫如春。啸傲盈樽酒,诗书满席尘。园林已芳意,悬榻待高人。
济剧人才易,扶颠力量难。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气与秋天杳,胸吞梦泽宽。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山居好。山居好。门对青山水环绕。一榻烟霞梦寐清,我以不贪为至宝。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