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青盖倚宫妆,新浴温泉体自香。
暂借清风来一霎,欲披云锦见蜂房。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荷花》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荷花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亭亭青盖倚宫妆,
新浴温泉体自香。
暂借清风来一霎,
欲披云锦见蜂房。
这首诗以荷花为主题,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荷花的美丽。首句“亭亭青盖倚宫妆”,描绘了荷花婀娜多姿的形态,好像是依靠在宫殿的装饰物上一样。接着,诗人用“新浴温泉体自香”来形容荷花洁净清新的气息,表达了荷花经过洗净后的芬芳香气。
接下来的两句“暂借清风来一霎,欲披云锦见蜂房”,通过借景描写,将清风与荷花相结合。清风吹过,荷花仿佛欲将云彩般的锦绣展开,蜂房也隐约可见,给人一种美丽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描写方式将诗人对荷花的喜爱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神秘,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抒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简约的笔法勾勒出了荷花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讴歌。
万汇之散殊,各具一太极。人言造化工,生物不可测,宁知有自性,无所用尔力。试尝问春风,春风谁能识。
钓艇夷犹一苇横,烟波万顷寄馀生。春雨歇,暮霞明。零乱溪花堕玉英。
儵忽会同,裴回安留。牲肥酒香,晨事聿修。惟德之凉,曷奄九州。帝命是祗,多福自求。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农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一日对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清风流至今,修好
夜静山寒渐透衣,旋煨松火拥炉围。忽听竹外篱门响,知是小童买酒归。
偶陪小队谢池行,云澹风轻雨未成。梦草诗情全老退,见花病眼尚分明。即今樵笛村童和,当日金莲院吏迎。得向骚坛分半席,绝胜一品与三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