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高当日诵成规,想见风流盛一时。
鲁国故知臧有後,孔庭早见鲤能诗。
侵寻末路同倾盖,邂逅清谈为解颐。
愿借湖山容膝地,为令松菊寄吾衰。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和寄朱文中》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友人朱文中的寄托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仰高当日诵成规,
想见风流盛一时。
鲁国故知臧有後,
孔庭早见鲤能诗。
侵寻末路同倾盖,
邂逅清谈为解颐。
愿借湖山容膝地,
为令松菊寄吾衰。
诗意:
在当年仰慕高人,背诵成为规矩,
想象着那个风华盛世的时光。
曾经在鲁国有故人知晓臧有后,
在孔庭中早已看到鲤能够作诗。
如今在终点追寻的同样是倾盖的境地,
偶然的相遇与清谈成为解脱。
愿意借用湖山作为容身之地,
让松树和菊花寄托我的衰颓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回忆和感慨,表达了陈师道对过去的景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前两句诗以仰慕高人和怀念风华盛世为主题,展示了作者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和追思。接下来的两句诗提到了鲁国的故人臧有后和孔庭中的鲤,暗示着作者对友人朱文中的赞赏和期待。诗的后半部分以侵寻末路和邂逅清谈为中心,描绘了作者在寻求心灵解脱的过程中的偶然相遇与交流。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希望能够借助湖山之地,以松树和菊花寄情自己的衰颓之境。
整首诗词抒发了陈师道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心灵寄托和心境解脱的渴望。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诗人展示了自己的思想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诗词具有了深刻的意蕴和情感共鸣。
朱门当道拥高槐,拂晓鸣驺散乳鸦。红叱拨骄矜閤匝,黑昆仑黠解琵琶。姬将银归烧明月,犬带金铃卧落花。不信铜驼荆琐裹,百年前是五侯家。
轘辕伊阙两相望,草树离离自郁苍。旧物只余金带枕,夜阑空断九回肠。
阳关西路,看垂杨客舍,嫩浮波縠。宝马嘶风人渐远,隐隐歌声戛玉。踏遍春山,归来高卧,笑濯沧浪足。孤鸿天际,断霞摇曳心目。香露飞入壶中,仙家九酝,酿百花醽醁。一朵巫阳休怅望,且看家山眉绿。歌罢风生,舞馀花颤,凤髓飘红烛。瑶台月冷,夜归斗挂银屋。
文章末流乃科举,剽东掠西何等语。得者矜夸失者羞,其中往往分贤否。一官生涎偿不勉,譬之北辕求适楚。诸君堂堂万骑将,折箠自足笞狂虏。收拾波澜着盆盎,却恐蛟龙愁窘步。信手拈来即三昧,安用区区备先具。朝窗暮几不停缀,宝玉牵联斗奇富。论如过秦有古意,赋拟两都多杰句。
记当年共饮,醉画船、摇碧罥花钗。问苍颜华发,烟蓑雨笠,何事重来。看尽人情物态,冷眼只堪B754。赖有西湖在,洗我尘埃。夜久波光山色,间淡妆浓抹,冰鉴雪开。更潮头千丈,江海两崔嵬。晓凉生、荷香扑面,洒天边、风露逼襟怀。谁同赏,通宵无寐,斜月低回。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着子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