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蹇仆仆忘寒温,劳心恻恻桑枣村。
长虹卧称烟雨面,千金雨面子,千金屹障波涛痕。
涉川利作初九益,括囊肯为六四坤。
道旁筑室勿与议,可使正论成排根。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和贾伯用架桥筑堤韵》是宋代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架桥筑堤为主题,通过描绘劳作的情景,表达了劳动的辛苦和对家园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道德和治理的思考。
诗词中的译文如下:
策蹇仆仆忘寒温,
劳心恻恻桑枣村。
长虹卧称烟雨面,
千金雨面子,千金屹障波涛痕。
涉川利作初九益,
括囊肯为六四坤。
道旁筑室勿与议,
可使正论成排根。
这首诗词表达了劳作者对于架桥筑堤工作的辛苦和付出。第一句"策蹇仆仆忘寒温"意味着劳作者在劳作过程中心思劳累,却能忘却外界的寒冷和温暖。第二句"劳心恻恻桑枣村"描绘了劳作者辛劳的心情和对家乡的深情。接下来的几句"长虹卧称烟雨面,千金雨面子,千金屹障波涛痕"通过描绘桥堤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劳作者对自己的付出所带来的成果的自豪和自信。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于正确道路和治理的思考。"涉川利作初九益,括囊肯为六四坤"意味着只有正确引导劳作者的劳动,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道旁筑室勿与议,可使正论成排根"则是对于道德和治理的思考,建议不要在道德和治理的问题上随意议论,只有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劳作者辛劳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反思了道德和治理的重要性,强调了正确引导劳动和遵循道德准则的重要性。整首诗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诗人对劳动和社会秩序的思考和关注。
昔卧龙公,北走曹瞒,西克刘璋。看沙头八阵,百神呵护,渭滨一表,三代文章。绝笑渠侬,平生奸伪,死未忘情履与香。筹笔处,遣子丹引去,仲达奔忙。纷纷跋扈飞扬。这老子高深未易量。但纶巾指授,关河震动,灵旗征讨,夷汉宾将《汉郊祀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到得市朝,变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悬月影,高枕听江流。猿响寒岩树,萤飞古驿楼。他乡对摇落,并觉起离忧。
酌酒长松下,垂萝拂酒杯。异禽窥药鼎,乳鹿卧书台。涧水穿林去,山云带雨回。相期同结屋,不厌野人来。
拄杖挑云上半肩,寻幽重到旧栖禅。浮生多故成南北,白发相惊问岁年。房闭松声难辨雨,山连海脉暗通泉。自从勇却长芦请,猿鹤终宵亦稳眠。
小雨暗江城,倦客寄僧榻。孤灯如秋萤,清夜自开阖。遥怜萍青青,厌听鼁合合。窗明竟无寐,卯酒倒残榼。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