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漆论心忍离群,柳边躞蹀马蹄尘。
清风朗月相思夜,依旧江山面目亲。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和家恭伯韵别曹扬休还涪陵五首》是宋代文人程公许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胶漆的辞行中,我与家恭伯曹扬休分别离群。
在柳树边上,马蹄掀起尘土,我犹豫不决。
明亮的月光下,清风拂面,我在思念的夜晚。
江山依旧,面貌熟悉,我与之亲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人与家恭伯曹扬休分别之际,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犹豫,虽然清风朗月如故,但思念之夜让他更加思念故乡的江山,感受到了与之亲近的温暖。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人运用了简洁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诗词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意境。柳边躞蹀的马蹄尘,清风朗月的相思夜,都成为了表达离别情感的象征。诗人通过对故乡江山的描述,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情的感受,通过对离别和归乡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思乡之情。
手种梅无恙,苍苔满树身。可怜开较早,不待远归人。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重楼燕子隔天涯,五柳阴疏未聚鸦。十日春寒淹雨雪,几番风信到梨花。横塘水长听莺处,小巷泥深卖酒家。多少朱门咽弦管,沉香火底按琵琶。
自笑荒才非世用,功名都付悠悠。断肠怕上夕阳楼。萧萧枫叶下,漠漠苇花秋。日月未知忙底事,东生又复西流。古人不见使人愁。秋兰无处采,流水满芳洲。
山云蝉满树,欲住更何安。上国回将晚,孤峰别自难。碛遥鸿未到,江近夜先寒。泉石虽堪恋,行人不愿看。
路入永宁方午阴,禅师聊复坐沉吟。欲将门外葫芦水,倒作田间三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