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江十浮光隐者》

我本岩壑性,落身名利场。
譬如笼中鸟,飞举意不忘。
常恨此世人,与古不相方。
争名塞朝市,养志空岩房。
近闻二三子,卜筑淮山旁。
松柏手自种,夏阴郁苍苍。
晨钓淮上石,暮返林中堂。
琴樽自为乐,过是皆秕糠。
乃知天下士,未易一概量。
好事江夫子,慕之著辞章。
名落尘土间,清风何激扬。
安知后来者,不及董与黄。

作者介绍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作品评述

《和江十浮光隐者》是宋代韩维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名利的厌弃和对高尚志向的追求,以及对古人的羡慕和对时人的不满。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我本性格像一座岩壑,
却身世于名利的纷扰。
就像笼中的鸟儿,
飞翔时仍不忘本心。
我常常恨这个世人,
与古人的品性不相符。
他们争名夺利,挤满朝市,
而我却在寂静的岩洞中培养志向。
近来听闻有几位年轻人,
筑屋在淮山旁。
他们亲自种植松柏,
夏天的阴影郁郁葱葱。
清晨在淮河上垂钓,
傍晚回到林中的堂屋。
他们以琴和酒自娱,
所过之处都是平凡之物。
我才知道天下的士人,
不易用一概的标准衡量。
我赞美江夫子的好事迹,
我向往他的辞章才华。
他的名声已经淹没在尘土之间,
清风却依然吹扬着他的风采。
谁能知道后来的人们,
是否能够超越董和黄两位先贤。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世的对立,表达了作者的离群独居之志向,并对世俗名利的薄幸以及对古人高尚品性的向往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者以岩壑为喻,自比为笼中鸟,揭示了自己在名利场中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在作者看来,现世人们争名夺利、追逐繁华,与古人的品性相去甚远,这让他深感不满。然而,他却听闻到有几位年轻人选择在淮山旁筑屋,种植松柏,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并在淮河上钓鱼、弹琴、享受人生。这些行为使他产生了对他们的赞美和向往。最后,作者提到董与黄两位古代先贤,暗示后来的人们是否能够达到他们的境界,展现出对后人的期望与质疑。

整首诗词情感内敛,意境深远。通过对比自然与人世的对立,表达了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对高尚品性的向往。诗词中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物行为,凸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高尚品性的追求。诗词的赏析需要读者对其中的隐喻和意境进行深入思考,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 《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昭见精衷,灵承端命。青帝姑怀,神禖储庆。祚以蕃昌,协于熙盛。螽斯众多,流于雅咏。

  • 《次欧阳少逸韵呈雪庭禅师》

    吟得秋声满院凉,不知六月有骄阳。禅心已是空诸相,无奈瓶花故故香。

  • 《春日杂兴》

    鹤骨崭崭疾未瘳,怯行山亦倦登楼。久知老去自当尔,自入春来雨不休。虚器甚惭居士屩,实封难觅醉乡侯。小迟须有佳晴日,待试山翁已健不。

  • 《初冬有感》

    峨冠本愿致唐虞,白首那知堕腐儒。碌碌不成千载事,駸駸又见一年徂。无僧解辍斋厨米,有吏频徵瘦地租。要信此翁顽到底,只持一笑了穷途。

  • 《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