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举扇障西风,且付黄花一笑中。
渐喜卢{皴去皮加兔}成两毙,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果有真儒辙岂东。
老我数奇何所用,快教儿辈学从戎。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须举扇障西风,
且付黄花一笑中。
渐喜卢{皴去皮加兔}成两毙,
仍愁蜂蚁起群雄。
未能长策辕从北,
果有真儒辙岂东。
老我数奇何所用,
快教儿辈学从戎。
中文译文:
不必举起扇子挡住西风,
暂时将黄花笑一笑。
渐渐高兴卢{皴去皮加兔}成为两个毙,
但仍然忧虑蜂蚁起来争斗。
还没有能力作出长远的计策从北方出发,
果然有真正儒家的道路在东方吗?
老去的我有什么奇思妙想可以派上用场,
更好让年轻一代学习从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李曾伯对自己年老时光逝去的感慨和对后代的期望。诗人表示自己无需挡住西风,只需微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他对一些事物的变化感到高兴,比如卢{皴去皮加兔}成为两个毙,但也忧心忡忡地看到蜂蚁争斗的场景,暗示着社会的动荡和冲突。
诗人托物言志,通过描述自己未能长远计策出发的无奈和对儒家道路的怀疑,表达了对时局的关切。他认为自己的奇思妙想已经没有用处了,反而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学习从军,为国家出力。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和对时代的思考。通过对个人和社会的思考,诗人呼唤着年轻一代要有所作为,投身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去。这首诗词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无奈,又展示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怀疑和对战争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时代和思想价值。
池榭堪临泛,翛然散郁陶。步因驱鹤缓,吟为听蝉高。林密添新竹,枝低缒晚桃。酒醅晴易熟,药圃夏频薅。老是班行旧,闲为乡里豪。经过更何处,风景属吾曹。
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秋气凄清,秋光淡荡。鹭鸶飞下遥天,明月芦花一样。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者莫弹指,贫穷何足嗟。百年徒役走,万事尽随花。
空蒙初喜洒檐楹,忽听空阶点滴声。高枕便知宜夕睡,丰年不叹负春耕。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屈指清秋两旬近,却愁徂岁又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