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竟陵王抄书诗》

教微因弛辔。
维峻属贞期。
义乖良未远。
斯文炴在兹。
超河综绝礼。
冠楚缀沦诗。
披縢辨蠹册。
酌醴访深疑。
澄流黜往性。
泛畧引前滋。
汉壁含遗篆。
名山多逸词。
绿编方委阁。
素简日盈辎。
空幸参鸳鹭。
比秀恧琼芝。
挹流既知广。
复道还自嗤。

作品评述

《和竟陵王抄书诗》是南北朝时期沈约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教微因弛辔。维峻属贞期。
教导微微之事因为放松马勒。山岳高峻乃属于坚贞之时。

诗人表达了对竟陵王的教育方式的思考。他认为在教导学生时,应该适度放松驾驭,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而山岳高峻之时,正是坚贞不屈的时刻。这里的山岳可视为学生的成长环境,诗人希望学生能够在严峻的环境中保持坚贞的品质。

义乖良未远。斯文炴在兹。
正义与善良之道尚未远离。优秀的文化在此炽热。

诗人表示,正义和善良的道德并没有远离人们的心灵,仍然存在于世间。而杰出的文化传统也在此地炽热发展。

超河综绝礼。冠楚缀沦诗。
超越大河,汇聚绝世之礼。身披楚服,串联流传千古的诗篇。

诗人赞美了竟陵王的治理之道。他超越了边河,集合了世间绝世的礼仪。同时,王的仪态如同身披楚服,点缀着流传千古的诗篇。

披縢辨蠹册。酌醴访深疑。
翻阅古籍,辨别陈腐的蛀虫。品鉴美酒,探索深邃的疑问。

诗人描述了竟陵王的学识修养。他披阅古籍,辨别其中有害的陈腐之处,保留有益的内容。他也品鉴美酒,探索深邃的疑问,表现出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的精神。

澄流黜往性。泛畧引前滋。
澄清思维,摒弃过往的偏见。广泛涉猎,汲取前人的滋养。

诗人表达了竟陵王对于个人修养的追求。他要澄清自己的思维,摒弃过去的偏见和执着,使思维更加清晰。他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汲取前人的智慧和滋养。

汉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汉代的石壁上刻有遗留下来的篆刻字。名山之上流传着许多逸出的佳作。

诗人描绘了竟陵王所处的环境。汉代的石壁上刻有许多古代篆刻的文字,流传着古人的智慧和文化。名山之上也诞生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表达了山水之灵和人文之美。

绿编方委阁。素简日盈辎。
绿色编织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简洁的内容每日增加。

诗人描述了竟陵王的学术殿堂。绿色编织的书籍摆放在书架上,象征着知识的丰富和生机。简洁的书籍日复一日地增加,象征着王的学识日益丰富。

空幸参鸳鹭。比秀恧琼芝。
空中幸运地观赏到鸳鹭的翔舞。与美景相比,自愧不如琼芝。

诗人表达了对竟陵王的羡慕之情。他幸运地参观到鸳鹭的翔舞,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与这些美景相比,诗人自愧不如,感到自己的才华和修养不及王。

挹流既知广。复道还自嗤。
借取他人的知识,得知的广博。再回头看自己的道路,不禁自嗤笑。

诗人表达了对竟陵王学识的敬佩。他知道王学识渊博,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诗人自己回顾自己的学识之路,觉得自己与王相比,知识浅薄,不禁自嗤笑。

这首诗词通过对竟陵王的赞颂,表达了对他治理方式和学识修养的敬佩和羡慕之情。诗人通过描绘王的教育方式、治理之道和学识修养,展示了王的卓越才华和领导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王的钦佩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南北朝时期士人对于君主的赞美和对文化的追求。

  • 《菩萨蛮(甲午秋作)》

    秋声夜到秋香院。重帘试卷都开遍。只似旧时香。更添些子黄。绮窗人共赋。犹忆分香句。别后几回秋。见花空复愁。

  • 《寄陈宣叔》

    扁舟欲动更徘徊,一笑相看病眼开。事忤贵人今见节,政行豪县众称材。忽惊岁月侵双鬓,却喜山川共一杯。落日乱流江北去,离心犹与水东回。

  • 《超彼岸 继重阳韵 重阳教化集卷之三》

    家缘不藉。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云溪射。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 《止酒》

    终年不举酒,爱漱玉池津。自谓醒时好,谁知醒者嗔。贫交滋味薄,老眠是非真。拚死成何事,刘伶辈误人。

  • 《和令狐侍郎、郭郎中题项羽庙》

    碧草凌古庙,清尘锁秋窗。当时独宰割,猛志谁能降。鼓气雷作敌,剑光电为双。新悲徒自起,旧恨空浮江。

  • 《新秋即事》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监里鬓毛衰飒尽,日边京国信音稀。虱蝉历历和枝响,雨燕差差掠地飞。系滞不如商岭叶,解随流水向东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