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厌人间事远游,弇州西畔比台州。
须弥身大安知痛,云梦胸宽不贮愁。
旧友惟君真管鲍,诸生若个是程仇。
跳丸去速还舟晚,独立空山两鬓秋。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和林肃翁有所思韵》是刘克庄在宋代创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厌人间事远游,弇州西畔比台州。
须弥身大安知痛,云梦胸宽不贮愁。
旧友惟君真管鲍,诸生若个是程仇。
跳丸去速还舟晚,独立空山两鬓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刘克庄对人世间的烦恼和对远行的向往之情。他感到厌倦了世俗的事务,渴望远离尘嚣,故意选择在弇州的西边与台州相比较,表达了他对遥远地方的向往。
诗中提到"须弥身大安知痛",意味着作者认为自己的身体如同须弥山一般巨大,不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而"云梦胸宽不贮愁"则表达了作者的心胸宽广,不会困扰于忧愁。
诗中还提到了"旧友惟君真管鲍",这句话是对某位名叫林肃的朋友的赞美,称他真正能够管理好自己的事务,不受外界干扰。同时,诗中提到了"诸生若个是程仇",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像程颢、颜回这样的学生们抱有敌意,可能是因为他们过于严肃、拘谨而与作者意见相左。
最后两句"跳丸去速还舟晚,独立空山两鬓秋"表达了作者渴望尽早离开,返舟回家,但行程却拖延,使得他独自站在空山之中,两鬓已染上了秋天的白发。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刘克庄对人世间的厌倦和对远方的向往。他渴望摆脱繁琐的世事,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须弥山、云梦、管鲍等,以突出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刘克庄通过对自身和他人的比较,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赞美了林肃这位朋友的能力,同时对那些严肃拘谨的学者们抱有敌意。最后两句则将诗人置于空山之中,表达了他返舟归家的期望,但时间的拖延使他无奈地独自面对秋天的寂寥和岁月的流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世间的厌倦和对远方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刘克庄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
参差梅竹槿花篱,强对溪山傲百罹。终日书声清屋气,四时蔬食寿家规。苦儿知学何妨懒,老妇安贫未觉衰。无处可修床下拜,门前心事碧天涯。
幼学蒙题品,童心吒弟兄。过从十年足,悃款一家情。无力宽贫病,传书隔死生。西风吹客泪,万里寸心明。
春暮萍生早,日落雨飞馀。横彩分长汉,倒色媚清渠。梁前朝影出,桥上晚光舒。愿逐旌旗转,飘飘侍直庐。
庵外山高水不穷,庵中道德与时隆。岂图宝所千峰静,得奉清言一笑同。幽筑禅扉俱不远,水光萝月冷相通。它年更约稽山老,共棹西溪十里风。
杜门人笑我,不知有天游。光明遍十万,咫尺陋九州。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千门万户人听劝,好结良因。恤念饥人。共设三冬粥济贫。福弥臻。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非轻。远胜看经。恻隐之心达玉京。注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