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居厚弟一首》是宋代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处处笙歌杂诵谣,
盍簪一笑共今宵。
宛然上齿尊三老,
非若班廷序百僚。
乡饮讵宜先仗出,
虞人不必以弓招。
明时各适鸢鱼性,
在野尤和似在朝。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一种轻松欢快的语调,表达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处处笙歌和各种声音的交织,象征着欢乐与热闹。"盍簪一笑共今宵"表达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亲密和欢笑,并分享了今夜的快乐时光。
下面两句"宛然上齿尊三老,非若班廷序百僚"则以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了作者和居厚弟兄的举止态度。"宛然上齿尊三老"意味着他们举止庄重,如同尊贵的长者,不像班廷中的百官那样拘谨。
接下来的两句"乡饮讵宜先仗出,虞人不必以弓招"揭示了乡饮的习俗,以及乡村人民的和平生活。"乡饮"是指乡村中的宴饮聚会,"仗出"表示乡饮时的顺序与排场并不重要。"虞人不必以弓招"则表明乡村中的人们不需要使用武力或武器来维持秩序,暗示乡村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
最后两句"明时各适鸢鱼性,在野尤和似在朝"则表达了明朗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明时"指的是明亮的白天,"鸢鱼性"是指自由自在的性格。"在野"表示在乡村,"尤和似在朝"则意味着在乡野之地也能感受到如同在朝廷中一样的欢乐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活泼欢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与居厚弟兄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通过对乡村生活和人情风俗的描绘,表达了乡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在明亮时光下的欢乐与自由。
春尽少欢意,昏昏睡思添。正忧花气索,更用雨声兼。乍语莺喉涩,慵飞柳絮黏。落英红没砌,茂草碧侵帘。宝相锦铺架,酴醾雪拥檐。沼萍浮钿靥,林笋露犀尖。坐惜光风駃,行愁畏日炎。追随任尘甑,歌笑忘霜髯。落笔诗情放,飞觥酒令严。金丹呼胜彩,玉烛擢新签。傲岸冠巾侧,淋浪
江城十月春犹小。问解印、何须早。*水长官清健了。争如归去,长汀风月,依旧平分好。谪仙襟度人间少。留借无缘意频悄。近种棠阴犹草草。会看他日,腰金衣紫,五马来蓬岛。
元真密诲惟畴德,耀魄灵猷务降衷。仙里肇禋尊妙道,国阳严配报层穹。百神右序储蕃祉,群后寅威仰圣风。声震山渊逾日际,泽流根叶遍区中。考熙茂范登虞舜,积累遥源属帝鸿。柔远九垠书轨混,凝休千载帝天通。赓歌紫禁唐文盛,第颂青缃汉德融。盛业巍巍心翼翼,古今能事集皇躬。
怅望前回梦里期,看花不语苦寻思。露桃宫里小腰枝,眉眼细,鬓云垂,惟有多情宋玉知。深夜归来长酩酊,扶入流苏犹未醒。醺醺酒气麝兰和,惊睡觉,笑呵呵,长笑人生能几何。蟾彩霜华夜不分,天外鸿声枕上闻。绣衾香冷懒重熏,人寂寂,叶纷纷,才睡依前梦见君。梦觉云屏依旧空,
暮天凉雨急霏霏,十二巫峰高复低。醉魂不爱风飘断,只恐行云自湿衣。
声病消磨只古文,诸儒经术斗纷纭。不知旧学都无用,犹把新书强欲分。老病心情愁见敌,少年词气动干云。搜贤报国吾何敢,欲补空疏但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