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忆去年梅,试问今年花已开。
见说春风正料理,不应小雨便花摧。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和康叔探梅韵三首》是宋代袁说友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自然美景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花之美,被描绘为岁月流转的象征。诗中的第一句“今年人忆去年梅”,传达出诗人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这句话暗示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怀念着过去年份的梅花。然而,第二句“试问今年花已开”,却向读者提问,询问今年的梅花是否已经绽放。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暗示着人们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
接下来的两句“见说春风正料理,不应小雨便花摧”揭示了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变化。这里的“春风正料理”描绘了春天的风景,预示着梅花即将迎来绚丽的开放。然而,紧接着的“不应小雨便花摧”传达出一种脆弱和易逝的感觉。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小雨的降临可能会摧毁梅花的美丽。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中的意象清新优美,情感真挚,使读者对梅花的美丽以及时光的流转产生共鸣。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诗词引发了对于生命短暂和珍惜时光的思考。
金石凝虚筍,旌旗落暗尘。唐尧遂不见,空有进羹人。
杖藜乘兴出,佳处每关情。白石溪流浅,黄花篱落清。林烟经雨薄,野日傍山明。赖有杯中物,愁怀得暂平。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朝来渡口逢京使,说道烟尘近洛阳。[时淮西寇未平。]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生碧香罗粉兰香。冷绡缄泪倩谁将。故人何在,烟水隔潇湘。花落燕□春欲老,絮吹思浪日偏长。一些儿事,何处不思量。
天遣残年脱馽鞿,功名不恨与心违。绿陂细雨移秧罢,朱舫斜阳擘纸归。花市丹青卖团扇,象床刀尺制单衣。白头曳杖人争看,共叹浮生七十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