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声名何水曹,新诗旧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称三字,二鬓何须著两毛。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何郎中出黄公草书四首》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一、《声名》
四海声名何水曹,
新诗旧德自相高。
一官早要称三字,
二鬓何须著两毛。
译文:
四海传扬的名声如何评价,
新的诗作与旧时的美德相辉映。
一个官职早早地被称作三字,
二十岁的青春何必担心白发两根。
诗意:
这首诗以声名和年龄为主题,表达了陈师道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和个人追求的态度。诗中提到四海声名的评价,意味着作者对自身的名声和地位并不过分在意,更看重自己的创作和品德。诗中用“新诗旧德”对比,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尊重和对创新创作的追求。同时,通过一官早要称三字和二鬓何须著两毛的比喻,抒发了作者对于岁月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个人价值和内涵的重视。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快的节奏表达了作者对于名声和年龄的思考。通过对传统和创新的对比,以及对时间和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坚守传统价值观的同时,追求创新和个人内涵的态度。整首诗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思考,展示了宋代士人的风度和洒脱。在细腻的情感表达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思索。这首诗在简洁中蕴含了深远的内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官职》
何郎中出黄公草,
官职无高有低标。
若问真情诗外事,
此身深在谢公怀。
译文:
何郎中以黄公的草书出名,
官职并无高低之分。
若问真情和诗外的事,
我深深地怀念谢公的关怀。
诗意:
这首诗以官职和真情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虚浮和真挚情感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何郎中以黄公的草书而闻名,暗示了作者对于艺术和才华的重视,以及对于官职地位的淡漠态度。诗中宣扬官职的无高低之分,折射出作者对于权势和地位的冷静观察。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谢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进一步凸显了真情和人情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和真情的态度。通过对官职高低的否定,以及对真情和关怀的追求,展现了作者对于人情世故的淡泊和对于真挚情感的珍视。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聊芳。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达生知有道,养性更傅芳。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余游庐山,南北得十五六。奇胜殆不可胜纪,而懒不作诗。独择其尤(者作二首。)
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
欲向银河去,唐家有画船。更无风浪险,竟到斗牛边。笑傲琼楼上,歌吟玉宇前。乘槎今有便,不必羡张骞。
方道逍遥一品身,尽收和气付凝神。小车殿里抛丞相,南极星边伴老人。双鹤对眠云帐月,五芝催耨雨岩春。支离旧客公知否,私计东山作近邻。
飘零短翅叹谁同,犹记当年系足红。人事合离梦槐国,岁时来去旅新丰。新楼绿幕无巢地,故国乌衣隔海风。说尽兴亡人不识,春风双泪白须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