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旆重来镇故乡,吏民欢喜指牙床。
忽颁优渥垂天诏,仍许衰残守郡章。
自笑木鸡犹独立,人嗟竹马漫相将。
君皇念旧恩非浅,南北圭符各一方。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和乐道》是宋代诗人韩维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旗再次回到了故乡,
官员和百姓欢欣鼓舞地指着新的床榻。
突然间传来了皇帝颁发的优渥天命,
仍然允许我守着郡章即使身体已经衰弱。
我自嘲自己像一只孤雁独自站立,
人们叹息着童年时光的匆匆逝去。
君主对我旧日的恩情深深铭记,
南北两地各自怀揣着重要的使命。
诗意:
《和乐道》通过描述一个官员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员生涯的反思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描绘了红旗回到故乡,象征着官员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而官员和百姓的欢欣则反映出人们对新局势的期待和喜悦。然而,诗人通过自嘲和人们的叹息,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最后,诗人提到君主对自己的旧日恩情,并指出南北两地各自承载着重要的使命,暗示着官员应当继续履行自己的职责。
赏析:
《和乐道》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官员回到故乡的场景和内心的感受。诗人通过红旗和指牙床等形象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官员和百姓对新局势的喜悦和期待。诗中的自嘲和人们的叹息,凸显了时间流转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引发读者对光阴易逝的思考。最后,诗人通过君主的旧日恩情和南北两地的象征,强调了官员应当牢记历史使命,恪守职责,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具体情景的描绘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韩维对官员生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被激励去思考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晓对山翁坐破窗,地炉拨火两相忘。茅柴酒与人情好,萝卜羹和野味长。外面干戈何日定,前头尺寸逐时量。而今难说山居稳,飞马穷搜过虎狼。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天鸡催日界窗横,蹑屐看花兴便成。正尔飞霞舒彩佩,尽渠宿雨结珠缨。飘零未带溪边笛,缥缈如临海上城。身世长吟谁会得,华祠梅市总逃名。
风流九霞客,名在五云乡。十年出入华禁,簪橐奉君王。黄伞西清日转,宝月红鸾影里,长近赭袍光。彩笔赓歌处,殿阁有余凉。跨秋风,凌宝鼎,笑芝房。人间争识奇贵,妙贴焕名章。莫羡碧幢金印,换取玉堂清琐,翰墨看淋浪。岁岁宫壶酒,雨露带天香。
登临胜践负幽期,山色溪光日益奇。那得赐茱来北阙,漫从采菊向东篱。升虚楚望犹能赋,振履商讴只自悲。可是閒居爱重九,尉仙落笔有新诗。
画舸白苹洲,如归故里。老幼欢迎僮婢喜。较量心事,岁岁春风弧矢。今年称寿处,尤欢美。嫁得黔娄,白乐天《代内子寄兄嫂》诗云:“嫁得黔娄为妹婿。”苦耽书史。文字流传曾贵纸。便同黼黻,何似实头龟紫。天公闻此语,应怜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