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离烦恼三千界,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云师无路与君销。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和乐天赠云寂僧》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欲离烦恼三千界,
不在禅门八万条。
心火自生还自灭,
云师无路与君销。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解脱烦恼和寻求内心宁静的思考和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第一句“欲离烦恼三千界”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纷扰和烦恼之心。这里的“三千界”是指佛教中的世界观,意味着无尽的纷扰和烦恼。诗人希望能够超越这一切,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第二句“不在禅门八万条”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解脱和内心的安宁不仅仅依赖于禅修的具体方法和规则。这里的“禅门八万条”指的是佛教中的种种修行方法和规范,诗人认为超越烦恼和追求内心宁静并不仅仅依赖于这些外在的法门。
第三句“心火自生还自灭”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激情的感受。这里的“心火”象征着内心的欲望和热情,它自生自灭,说明内心的情感和欲望是无常的,不能长久地维持。
最后一句“云师无路与君销”是对云寂僧的赠言。云寂僧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禅宗大师,受到诗人的敬重。诗人认为他们彼此的境界都无法通过传统的方法和规则来消解烦恼,而是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平静和解脱的思考。诗人认为超越烦恼和追求内心宁静,需要超越传统的修行方法和规则,找到适合自己的修行之道。整首诗以诗人对于内心境界的探索和追求为主题,表达了对于心灵自由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蟹肥鲈腯未多夸,橘绿橙黄正自嘉。左手把莼右持酒,何当共醉木犀花。
晋朝名理汉循良,胡粉宫闱紫界墙。得请仍辞史官笔,忆归重换会稽章。閒寻岳寺茶香细,盛会江楼鱠缕长。官是秋曹俱老大,异时同约棹沧浪。
花到红梅真有韵,人生白发未宜愁。只须竟就花前醉,如此风流不外学。
万柄荷花红绕路。锦连空、望无层数。照水旌旗,临风鼓吹,行遍月桥烟渡。堪笑年华今已暮。身西上、梦魂东去。一曲亭边,五云门外,犹记最花多处。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县寄莲花。已拚姓字无人识,检点封章得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