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梦为蝴蝶恣飞飞,飞入花丛处处迷。
不是提壶强呼起,尚应栩栩展江西。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梦为蝴蝶恣飞飞,
飞入花丛处处迷。
不是提壶强呼起,
尚应栩栩展江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廌与李端叔大夫一起游览许昌西湖时的情景。诗人在梦中化作一只自由自在的蝴蝶,在花丛中自由飞翔,但却迷失了方向。诗人表示,尽管并非故意提壶畅饮、高呼畅游,但对于这片美景仍然应该展现出自然的情感,就像江西的景色一样栩栩如生。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描绘自己化作蝴蝶的梦境和游览西湖的经历,表达了对美景的欣赏之情。诗中的蝴蝶象征自由与飞翔,与花丛相映成趣,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在诗中提到“不是提壶强呼起”,表达了他并非刻意追求世俗的繁华与享受,而是希望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姿态来欣赏美景。他认为,对于这片美景,应该以一种栩栩如生的姿态展现出来,就像江西的景色一样生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梦幻之旅和游览西湖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清新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世界,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题永嘉黄仲炎文卷二首》

    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贾董奇材无地立,欧苏精鉴与人同。安知李廌麾门外,不觉刘几入彀中。蚤晚君王求极谏,莫教豪杰泣途穷。

  • 《浪淘沙》

    香雾湿云环。蕊佩珊珊。酒醒微步晚波寒。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游冶未知还。鹤怨空山。潇湘无梦绕丛兰。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 《十七日夜当可同去非观月而子仪进道与仆皆不》

    有过中秋色尚鲜,赏心未厌惜流年。琼杯不许三人共,桂魄难同两夜圆。碧落无云星避彩,清辉满座烛销烟。新诗唱罢应愁绝,影入珠帘照客眠。

  • 《晴日》

    多病苦虚羸,晴明强展眉。读书心绪少,闲卧日长时。

  • 《偈颂一百五十首》

    我有一言,彻根彻源。举之不全,听之不圆。拟问如何,苍天苍天。

  •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