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歌扇圆荷动,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冲尘亦有荔枝来。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李少卿游北湖六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这首诗描绘了在北湖游玩时的景色和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交融。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山歌扇圆荷动,
北海琼酥竹叶开。
笑擘轻红堆玉碗,
冲尘亦有荔枝来。
这首诗以北湖为背景,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在第一句中,作者写到东山(北湖之一)上的歌唱和扇舞,以及荷叶在湖面上的摇曳。这里,歌声和扇子的舞动象征着人们欢乐的气氛,而荷叶的动作则呈现出湖水的生动景象。
第二句中,作者提到北海的竹叶展开,如琼酥般美丽。北海是北湖的一部分,这里的竹叶被形容为琼酥,给人以精致、甜美的感觉。这个意象传达了北湖的宁静和美好,给人以舒适宜人的感受。
第三句中,作者描绘了欢笑中的人们用红色的杯子互相敬酒,这种情景表达了友谊和快乐。红色的杯子和玉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
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虽然尘土扬起,但仍然有荔枝送来。这里的尘土象征着尘世的浮躁和烦忧,而荔枝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在纷扰喧嚣的世界中,依然能够感受到美好的存在。
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北湖的美景和人情。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的活动,表达了快乐、友谊和美好的情感。同时,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通过对比和隐喻,给人以深远的思考和审美的享受。整首诗流畅、优美,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是一首值得品味和赏析的宋代佳作。
闻道稽山去,偏宜谢客才。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八月枚乘笔,三吴张翰杯。此中多逸兴,早晚向天台。
神冢作耒耜,伏羲为网罟。耒耜之利以教耕,网罟是乃取鱼具。天启生涯资生灵,八政以食首为民。采山钓水利其利,国家租税自此征。悠悠江海老渔父,孤舟没齿居水浒,翠篷黄帽寄烟波。青篛缘蓑触风雨,风雨舟中历寒暑。月明夜宿荻花洲,潮落暮归芦叶渡。芦叶渡头有酒沽,卖鱼买酒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1],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2],聊可与娱。
到官处处须寻胜,惟此合阳无胜寻。赤水有山仙甚古,跻攀聊足到官心。
为爱刘郎驻玉华。暗将心事许烟霞。石田茅屋老生涯。铁笛不须从二草,头巾长拟挂三花。他年人说漫郎家。
饥民畏寒尤恶雪,旋理破裘紝败缬。我虽久客未成归,黍酒虀羹还泼节。汝雨薪炭旧如土,尔来薄俸才供盖。眼前暖热无可道,心下清癯有余洁。颍川归去知何时,祠宫欲罢无同列。夜中仿佛梦两儿,欲迓老人先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