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蒙头卧佛庐,笔端亦解世间书。
无情安用诗陶写,有病何须药破除。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歷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淳熙十年(一一八三),爲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宁宗庆元初,召爲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着作佐郎。五年,爲军器少监。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有《双溪文集》等。《双溪集》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爲整饬。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麟老韵五绝》是宋代诗人王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白雪蒙头卧佛庐,
笔端亦解世间书。
无情安用诗陶写,
有病何须药破除。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王炎在白雪覆盖的佛庵中,心无旁骛地写作。他认为自己的笔端不仅是书写世间琐事的工具,也是解脱尘世的方式。他认为诗歌的力量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表达无情世界中的感慨,并且在写作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治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首句“白雪蒙头卧佛庐”,通过以冬日白雪覆盖佛庵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宁静和超脱。第二句“笔端亦解世间书”,传递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认为诗歌不仅仅是书写平凡琐事的工具,更是一种对世俗束缚的解放。第三句“无情安用诗陶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的宽广视野和表达力的肯定,认为诗歌可以超越世俗的冷漠,抒发内心的情感。最后一句“有病何须药破除”,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病痛和苦难的深思,认为诗歌能够带来心灵上的舒解和疗愈,超越了药物的作用。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王炎对于诗歌的理解和价值观。通过与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结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深邃的思考和温暖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的追求和信仰。
西风曾放蓝溪棹,月冷玉壶秋。粼粼浅水,丝丝老柳,点点盟鸥。翰林新画,云山古色,老我清愁。淡烟浑似,以高祠下,七里滩头。
仙郎今出宰,圣主下忧民。紫陌轩车送,丹墀雨露新。趋程犹犯雪,行县正逢春。粉署时回首,铜章已在身。鸣琴化欲展,起草恋空频。今日都门外,悠悠别汉臣。
楚水涂山各一涯,今年还是去年时。古来明月皆如此,我试停杯一问之。丹桂飘香知有子,飞乌绕树似无枝。直须看到冰轮昃,忍负姮娥隔岁期。
楚梦吹成树外云。乍雁影斜分。黄花心事一帘尘。但频忆、小腰身。今宵素壁冰弦冷,怕弹断、沈郎魂。秋衣因甚满愁痕。是干预、几黄昏。
逢人借问春归处。遥指芜城烟树。收尽柳梢残雨。月闯西南户。游丝不解留伊住。漫惹闲愁无数。燕子为谁来去。似说江头路。
秦皇昔上上霄峰,正恐行行憩此松。莫道大夫惟爵五,误恩疑更有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