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嬉怨东搦文貔,怒眦张唇状崛奇。
图得形模规妇笑,绝怜冷落赋翁诗。
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
颇念袁安正高卧,柮柴煨芋了年时。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和林治中雪诗五首》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雪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通过描写雪中的各种景物和情感表达,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悟。
诗中提到的儿童玩耍、东风吹拂、文人才子、规矩妇女等形象,通过对比和对立,展示了不同人生境遇下的欢乐与寂寞、活力与冷落之间的对比。诗人通过描绘儿童的嬉戏和欢笑,展示了他们对于自然雪景的天真和快乐;而文人则表现出对人世间冷落和遗忘的感叹,他们的作品被冷落,仿佛是一种被遗弃的状态。这种对比呼应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暖与变迁。
诗中还提到了幕谈、喜色和袁安等人物,这些都是当时社交场合中的常见景象和人物。幕谈多暇堪娱目,喜色排寒为上眉,这些描写着人们在冬日寒冷的环境下,通过交流和欢聚来排遣寂寞和寒冷,寻找生活的温暖和快乐。
最后两句提到了袁安,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物,柮柴煨芋了年时。这里通过描写他煮芋头的场景,可以理解为他过着朴素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袁安高尚品德和朴素生活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反思和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使诗中的景物和人物更加鲜活,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秦川好,一片锦纹华。日出雨晴山色秀,月明风急水声嘉。千里净无涯。余到此,喜庆复难加。天时丰堪养道,地灵人杰不生邪。时复伴烟
送客过江村,况值重阳佳节。向晚西风萧瑟,正离人愁绝。尊前相顾惜参商,引十分蕉叶。回首高阳人散,负西楼风月。
士悲秋色女怀春,此语由来未是真。倘若有情相眷慈,四时天气总愁人。
夜深更拥寒衾坐,明月梅花共一窗。
草堂正倚阳山曲,袅袅琅玕涧水浔。风坞箨辞同藓碧,云林梢长接空阴。雨晴帘卷秋如许,日午开尊暑不侵。过客留连盘石坐,求羊应许更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