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

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诗意深邃,以月桂为主题,表达了对月桂树的珍视和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桂天应惜,
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
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
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
有底置公荣。

诗意:
诗人以月桂为主题,描绘了月桂树的珍贵和清雅之美。他表达了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通过以月桂为象征,诗人传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敬重和对纯洁清新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月桂树的美丽和价值。首两句"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诗人将月桂树视为天赐之物,应当倍加珍惜。同时,他将自己与清幽的溪堂环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表达了诗人将五枝月桂树赠予他人的喜悦之情。月桂树象征着荣誉和胜利,将其赠予他人,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光明和成功。

接着的两句"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运用了红药和彤霞的形象来隐喻月桂树的高贵和尊荣。红药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彤霞则代表着皇家的光辉。这里,诗人将月桂树视为珍宝,不愿意它受到任何玷污和侵犯,因此红药羞于丹禁,彤霞躲避赤城。

最后两句"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美好声誉的传承和赞美。诗人虽然不能亲自赏识月桂的美丽,但通过听闻他人燃烧蜡烛赏赐月桂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月桂树所带来的荣耀和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同时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纯洁生活的追求。诗人将月桂树赋予了高贵和荣耀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赵至》

    莫致儿荣养,翻令父苦耕。可怜废书泣,不忍叱牛声。

  • 《见泗州降者》

    才自降胡便守边,大家齐数中兴年。姑苏寺里相逢处,为尔呻吟一怅然。

  • 《边上行》

    黑松林外路,风角远嗈嗈。朔气生荒堡,秋尘满病容。豺掊沙底骨,人上月边烽。休作西行计,西行地渐凶。

  • 《梅花喜神谱·烂熳二十八枝》

    三拍羽翎寒,风雨不改度。起舞何人斯,男儿当自寤。

  • 《缃梅》

    疏影横斜事已非,小园日暮锁芳菲。素绡应怯东风思,故著重重浅色衣。

  • 《黄莺》

    一种为春禽,花中开羽翼。如何此鸟身,便是黄金色。黄金色,若逢竹实终不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