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

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

作者介绍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林子长分赠丹桂韵》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诗意深邃,以月桂为主题,表达了对月桂树的珍视和赞美。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桂天应惜,
溪堂人与清。
五枝蒙折赠,
双目喜增明。
红药羞丹禁,
彤霞避赤城。
剩闻烧烛赏,
有底置公荣。

诗意:
诗人以月桂为主题,描绘了月桂树的珍贵和清雅之美。他表达了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之情。通过以月桂为象征,诗人传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敬重和对纯洁清新生活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月桂树的美丽和价值。首两句"月桂天应惜,溪堂人与清"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喜爱。诗人将月桂树视为天赐之物,应当倍加珍惜。同时,他将自己与清幽的溪堂环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五枝蒙折赠,双目喜增明"表达了诗人将五枝月桂树赠予他人的喜悦之情。月桂树象征着荣誉和胜利,将其赠予他人,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获得光明和成功。

接着的两句"红药羞丹禁,彤霞避赤城"运用了红药和彤霞的形象来隐喻月桂树的高贵和尊荣。红药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彤霞则代表着皇家的光辉。这里,诗人将月桂树视为珍宝,不愿意它受到任何玷污和侵犯,因此红药羞于丹禁,彤霞躲避赤城。

最后两句"剩闻烧烛赏,有底置公荣"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美好声誉的传承和赞美。诗人虽然不能亲自赏识月桂的美丽,但通过听闻他人燃烧蜡烛赏赐月桂的事情,也能感受到月桂树所带来的荣耀和美好。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月桂树的珍视和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同时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对美好事物和纯洁生活的追求。诗人将月桂树赋予了高贵和荣耀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美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病起书院偶成》

    蓄水滋兰畹,开窗近竹林。败糊黄虮閧,断简老虫侵。酒尚欺人病,诗能对客吟。晨昏一饮足,此外不关心。

  • 《知郡韩公挽诗二首》

    雁塔联名旧,监车得路先。凌云曾诵赋,纵壑愿推贤。继剖龙溪竹,同归象骨田。伤心老盘谷,谁与序山川。

  • 《西江月(题可卿影像)》

    人道偏宜歌舞,天教只入丹青。喧天画鼓要他听。把著花枝不_。何处娇魂瘦影,向来软语柔情。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傍人笑问。

  • 《诉衷情》

    夜凉清露滴梧桐。庭树又西风。熏笼旧香犹在,晓帐暖芙蓉。云淡薄,月朦胧。小帘栊。江湖残梦,半在南楼,画角声中。

  • 《题会昌萧帝岩》

    出门疑浪游,转眼逢杰观。山斗路将穷,脚欹行大缓。信筇扪石根,恍若得一间。鵒谺欲上吞,浑沌疑始判。岂其蛟擘开,或者雷劈断。洞转一曲关,磴道鬼为栈。悬岩百仞余,僧圬屋其半。其旁磊苍崖,其下踏碧涧。峰回若相朝,水虢若相唤。萝虯百年枝,松靷千尺干。溜皮鳞逆生,蛰若

  • 《句》

    有时放步东湖上,与僧遥指远山青。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