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刘禹锡,博通子史百家,精于医,有《传信方》二卷(《宋史·艺文志》六),已佚。事见《过庭录》。
寒光照旌节,关路晓无尘。
吏谒前丞相,山迎旧主人。
东瞻军府静,西望敕书频。
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
中文译文:
冰冷的光芒照耀着旌节,关口的道路清晨没有尘土扬起。
官员们奉上门拜见前任丞相,山道上迎接着旧时的主人。
朝东望见军府的宁静,朝西眺望敕书频繁。
心里与黄河水一起,共同踏上升天的汉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给令狐河陵入潼关的诗。令狐河陵是唐朝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是刘禹锡的朋友和恩师。诗中通过描写令狐河陵入关前的场景,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
首先,诗人描述了清晨的关口,光芒映照着旌节,道路上没有尘土,展现出庄严而肃穆的氛围。这种景象象征着令狐河陵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进入关口的意义重大,来到这里是为了守卫边疆和国家的和平安宁。
其次,诗人写到官员们前去拜见令狐河陵,山路上迎接着他,表达了他们对令狐河陵的敬重和感激。这里的山道也可以理解为深山的林中,代表诗人和其他人民对令狐河陵的崇敬之情。
然后,诗人描绘了东望军府寂静和西望敕书频繁的情景。军府寂静象征着军队的稳定和安宁,而敕书的频繁则表示着令狐河陵作为重要官员时刻受到国家的任命和命令。
最后,诗人用“心共黄河水,同升天汉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而汉津则是一条传说中通往天堂的渡口,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他对令狐河陵的深情厚意,希望他能够成功地渡过关口,成就一番伟业。
总之,这首诗以朴实自然的笔调赞颂了令狐河陵的才华和政绩,展示了刘禹锡对他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的希望和祝福。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谁是复谁非。燕支浓透春风面,翡翠新裁生色衣。破落东皇能许劣,庄严西子较些肥。痴儿犹恨无香在,紫蝶黄蜂政打围。
报南枝、东风试暖,萧萧甚情味。乱琼雕缀。幻姑射精神,玉蕊佳丽。寿阳宴罢妆台倚。眉颦羞鹊喜。念误却、何郎归去,清香空翠被。溪松径竹素知心,青青岁寒友,甘同憔悴。渐画角,严城上、雁霜惊坠。烟江暮、佩环未解,愁不到、独醒人梦里。但恨绕、六桥明月,孤山云畔水。
征夫去时着伫葛,征夫未回天雨雪。夜呵刀尺制寒衣,儿小却倩人封题。上有泪痕不教洗,征夫见时认针指。殷勤着向边城里,莫遣寒风吹腠理。江南江北一水间,古人万里戌玉关。
茂松修竹翠纷纷,正得山阿与水濆。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喜见人间百岁翁,青鞋藜杖步如风。一庵无处知身幻,四海行来觉眼空。论相又看新进士,挑诗多识旧名公。承平往事谁知得,闲听高谈梦寐同。
遗蝗出境乐秋成,多稼登场喜雨晴。暗笑衰翁不解事,犹怀万里玉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