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刘过夏虫五咏·蛛》

么虫夜飞飞,遭汝巧且缚。
汝纲非坚牢,岂无风雨恶。
蟹怒横戈矛,蜃喜吐楼阁。
物生黠复痴,悟此一笑乐。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和刘过夏虫五咏·蛛》

蛛丝飞舞夜幕中,被你巧妙地缚住。
你的网不牢固,难道没有遭受风雨的磨难吗?
螃蟹愤怒地挥舞戈矛,海螺高兴地吐出楼阁。
万物生灵聪明或愚昧,领悟此意,只会发出一声笑乐。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孙应时的《和刘过夏虫五咏·蛛》之一。诗人以蛛为主题,通过描绘蛛的形象,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智慧和无知的思考。

诗中蛛丝飞舞,象征着蛛的巧妙技艺,但作者指出蛛的网并非坚固,可能会被风雨摧毁,这暗示着蛛的智慧也有其局限性。螃蟹愤怒地挥舞戈矛,海螺高兴地吐出楼阁,表达了万物生灵各有特点,有时聪明,有时愚昧。最后,诗人希望人们能从中领悟出这种智慧与愚昧的对比,以一种轻松、欢乐的心情去面对人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蛛的形象和蛛网的特点,通过对比螃蟹和海螺的行为,反映了智慧与愚昧的不同表现。整首诗意蕴含深远,通过寓言的手法,提醒人们反思自己的智慧和局限性,以及在面对世间万物时应持有一种宽容与乐观的态度。

  • 《寓言》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 《春夏之交风雨弥间耳目所触即事十绝》

    不赋杜鹃三十秋,今愁不比昔时愁。杜鹃岂是催春去,为见春来啼不休。

  • 《寿安公主出降》

    沩水闻贞媛,常山索锐师。昔忧迷帝力,今分送王姬。事等和强虏,恩殊睦本枝。四郊多垒在,此礼恐无时。

  • 《头风戏作》

    出门处处皆桃李,我独呻吟一室中。只道有诗敺疟鬼,谁知无檄愈头风!

  • 《书友人壁》

    不问人间事,连年鸟外居。白云吟次见,青壁醉来书。扫石秋苔駮,开窗夜月虚。于时已无念,生计有樵渔。

  • 《呈仓皇使觅官书》

    岁月蹉跎发已丝,埋头自笑有书痴。故人倘解怜清好,归去山记补缺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