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长松几岁寒,老龙曾向此中蟠。
而今肯为苍生起,何止编方蜀雇宽。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万壑长松几岁寒,
老龙曾向此中蟠。
而今肯为苍生起,
何止编方蜀雇宽。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襄阳草庐万壑长松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冬季中苍松挺立在峡谷间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长久和生命的坚韧。他提到曾经有一条古老的龙曾经栖息在这里,暗示了襄阳草庐的历史悠久和灵气之地的特点。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现在愿意为苍生而起,用自己的才华来造福他人,不仅仅局限于蜀地,而是广泛地帮助更多的人。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万壑长松和老龙的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历史的厚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岁月的长久和生命的坚韧,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愿望,他愿意利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来造福人民,不局限于特定的地区,而是广泛地为苍生服务。整首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融入了人文关怀的情感,充分展示了李曾伯的才华和思想境界。
来复迈七日,亨泰兆三阳。恰逢临吉中应,浸长三阳刚。天地凝成正气,岳渎锺为秀杰,玉燕纪呈祥。莹彻冰壶操,皎月映秋霜。日星回,乾坤辟,再更张。时乘君子道长,茅茹喜生光。抱负黄锺大吕,资禀盐梅栋柏,施用在岩廊。一骑春风里,紫诏下山堂。
几副卿谋泪,悬河决溜时。百身难命赎,一老不天遗。竹垞弘通学,桐江瘦淡诗。重因风雅惜,匪特痛吾私。
积雨晦皋圃,门前烟水平。蘋蘅增遥吹,枕席分馀清。 村旆诧酒美,赊来满鋞程。未必减宣子,何羡谢公荣。 借宅去人远,败墙连古城。愁鸱占枯枿,野鼠趋前楹。 昨日云破损,晚林先觉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茎。 蠹简有遗字,gs琴无泛声。蚕寒茧尚薄,燕喜雏新成。 览物正摇思
顾我虚罍耻,知君余沥多。庭前有春雪,如此薄寒何。
万里间关辞蜀道,六年前后到西馀。虽无泰华寄来树,且读人间未见书。
巷巷缲车桑茧熟,村村社鼓野神来。鹁鸠声向树阴里,花下柴扉昼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