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杨炯,华阴人,幼聪敏博学,善属文。年十一,举神童,授校书郎,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恃才简倨,人不容之。武后时,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迁婺州盈川令,卒于官。中宗即位,以旧僚赠着作郎。炯闻时人以四杰称,乃自言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张说曰:“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既优于卢,亦不减王也。”有盈川集三十卷,今存诗一卷。
译文:与刘侍郎一同进入隆唐观
福地阴阳合,仙都日月开。
福地的阴阳相合,仙都的日月敞开。
山川临四险,城树隐三台。
山川环绕着四面险地,城市的树木遮蔽着三座台阶。
伏槛排云出,飞轩绕涧回。
高台从云朵中伸出,飞轩围绕着山涧回旋。
参差凌倒影,潇洒轶浮埃。
倒映的景观错综复杂,清新雅致,似乎超越了尘世的烟尘。
百果珠为实,群峰锦作苔。
各种果实像宝珠一般丰满,群山像锦缎般绣满苔藓。
悬萝暗疑雾,瀑布响成雷。
悬挂的藤萝被浓雾笼罩,瀑布声宛如雷鸣。
方士烧丹液,真人泛玉杯。
道士在炼丹,仙人在玩弄玉杯。
还如问桃水,更似得蓬莱。
仿佛来到了问桃水,更似获得了仙人居住的蓬莱。
汉帝求仙日,相如作赋才。
汉帝求仙的日子,相如以才华写下赋文。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自然万物都在奏响金石之音,何必上天台寻找仙境。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神奇的仙境,通过景物的描绘和仙人的形象,展现了与现实世界的对比。作者用优美的诗句揭示了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和寻求,围绕着福地的美好景色和仙人的仙境生活展开。
赏析:这首诗词以描绘仙境为主题,作者通过表达福地的美好景色、仙人的仙境生活以及人们对仙境的向往,展示了唐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添了一种唯美的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渴望和追求。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优美的辞章,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理想化的仙境之中,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受。同时,借着描绘仙境,作者也寓意着对人生追求的表达,呼唤人们不仅要追求尘世功名,还要追寻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自然与真理的结合。
宝锁轰霄启玉晨,风恬雪霁净先尘。东皇太一紫坛晓,世界大千青陆春。藜杖流光环佩集,鏠旗斂影豆笾陈。乐歌须仗甘泉笔,斧藻天家泰道新。
二年音信阻湘潭,花下相思酒半酣。记得竹斋风雨夜,对床孤枕话江南。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田园移主只丘坟,他邑浮家每断魂。又向隣州为客久,北风终夜梦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