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陆郎中放翁韵》

遥知三径长荒苔,解组东归亦快哉。
津岸纷纷群吏去,船头衮衮好山来。
平时佳客应相过,胜日清尊想屡开。
若许诗篇数还往,直须共挽古风回。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和陆郎中放翁韵》是姜特立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该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物互动为主题,表达了游子远离家乡之情怀,同时展现了对友情和诗歌创作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遥知三径长荒苔,
解组东归亦快哉。
津岸纷纷群吏去,
船头衮衮好山来。
平时佳客应相过,
胜日清尊想屡开。
若许诗篇数还往,
直须共挽古风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述荒凉的小径、解组东归的欢愉以及行船中迎来美丽山景的场景为主线。诗中的“三径长荒苔”描绘了长久没有人行走的小径,强调了离乡的遥远和荒凉。然而,当诗人即将归乡时,他感到无比的快慰。船行至津岸时,“群吏去”表示人们纷纷离开,只有船头上的景色如画,衬托出美丽的山峦。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新景的赞美之情。

诗中还提到了平日里友人相聚的情景,“平时佳客应相过”,以及在美好的日子里享受清酒,“胜日清尊想屡开”。这些描绘出友情和快乐的场景,凸显了诗人对友谊和欢聚的向往。

最后两句“若许诗篇数还往,直须共挽古风回”,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继续写作,与友人共同挽回古代诗风的辉煌。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离乡返乡的情感和友情的珍贵,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和诗歌创作的热爱。它通过简洁而优美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感慨,并让人思考生活中的情感纽带和个人追求的价值。

  • 《雨后病起二首》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 《奉和袭美病中庭际海石榴花盛发见寄次韵》

    紫府真人饷露囊,猗兰灯烛未荧煌。丹华乞曙先侵日,金焰欺寒却照霜。谁与佳名从海曲,只应芳裔出河阳。那堪谢氏庭前见,一段清香染郄郎。

  • 《苦热》

    老人气血少,日夜遭煎煮。点检槁形骸,能禁几寒暑。

  • 《九歌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1]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2],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3],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4]吾道兮洞庭。薜荔柏佤兮蕙绸,荪桡[5]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

  • 《公斋四咏·小桂》

    一子落天上,生此青璧枝。欻从山之幽,劚断云根移。劲挺隐珪质,盘珊缇油姿。叶彩碧髓融,花状白毫蕤。棱层立翠节,偃蹇樛青螭。影淡雪霁后,香泛风和时。吾祖在月竁,孤贞能见怡。愿老君子地,不敢辞喧卑。

  • 《次韵赵羽翁秋江杂兴二首》

    翩翩水鸟自沉浮,红蓼黄芦两岸秋。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阳篱落有渔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