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旧住蜀江边,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凄凉遗迹但披仙。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和毛君州宅八咏 披仙亭》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翁旧住蜀江边,
千岁归来一鹤翩。
城郭已非人事改,
凄凉遗迹但披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与仙境有关的景象。诗人描述了一位仙翁(指仙人)曾经居住在蜀江边,已经千年岁月过去,他以一只飞翔的仙鹤的形式重新归来。城郭已经不再是人的世界,变化已经无法改变,但是凄凉的遗迹仍然散发出仙境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仙翁和仙鹤的形象,展示了仙境的存在和超凡的气息。仙翁是一个寓意深远的象征,他的千年岁月和重新归来的形象传递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城郭的改变和凄凉的遗迹则暗示了人事更迭和光阴荏苒的无情。整首诗词透露出一种对仙境、对超越世俗尘嚣的向往和追求。
此外,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间和仙境进行对比,凸显了仙境的神秘和与世隔绝的特点。通过舒缓的节奏和简洁的词语,诗人创造出一种平和宁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超越尘世的安宁和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仙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安宁宁静的向往。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和对比手法,创造出一种神秘而又超脱的意境,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之中。
谁使霓裳逞细腰,随风尽日袂飘飖。飞花却讶春将遍,舞片还惊易销。看熟似同鸥过渚,兴仙刚道鹤冲霄。吟成谁与相酬酢,赖有疏梅伴寂寥。
後夜溪山雪,临门望子猷。莫因清兴尽,半道却回舟。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骄虏乘秋下蓟门,阴山日夕烟尘昏。三军疲马力已尽,百战残兵功未论。阵云泱漭屯塞北,羽书纷纷来不息。孤城望处增断肠,折剑看时可沾臆。元戎日夕且歌舞,不念关山久辛苦。自矜倚剑气凌云,却笑闻笳泪如雨。万里飘飖空此身,十年征战老胡尘。赤心报国无片赏,白首还家有几人。
客舍潭州又一春,花时风雨困频频。欲知夏木扶疏处,好挂陶翁洒酒巾。
西城永夜灵鼍鼓,北寺五更青石钟。九牧何时官事了,三英聊喜故人逢。甲庚定处君无让,蹀躞归时我请从。从却睡魔通夕语,明窗茗粥不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