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作品评述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回忆起我在苏州的日子,常常参加夏至的宴席。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粽子香气扑鼻,筒竹嫩绿,烤得酥脆的鹅肉鲜美可口。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水乡之国多有亭台楼榭,吴地的风俗喜欢音乐和乐器演奏。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每家都有酒,无论到哪里都要乘船而行。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交替拜访贵族朋友,互相邀请。我先到他们的家中。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这个家乡的人都已经老去了,但向东望去的风景依然如故。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洛阳的麦田在秋天金黄一片,江南则是梅雨季节。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齐云楼上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这首诗词描绘了白居易在苏州时的生活情景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回忆了在苏州时常常参加的夏至宴席,描述了美食的诱人之处。他提到了苏州水乡的特点,包括亭台楼榭和音乐文化。他还描述了交替拜访朋友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最后,他通过描绘洛阳和江南的不同景色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的变迁和自己的离别之感。整首诗以忆苏州之情为主线,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去的深情思绪。

  • 《代简谢尹处初先生》

    乐国久容人避乖,非窝何以状清怀。则予岂敢窥高躅,天险能升不用阶。

  • 《河套(以下皆集外诗)》

    胡虏昔何在,遥闻将士讹。何曾亲吉甫,遽欲夺蓬婆。浪议轻痈溃,成功幸石磨。未知廊庙计,终始果如何。

  • 《吊朱给事》

    筮仕西州佐邑时,高才不厌簿书卑。清修与众初难合,真节当朝晚始知。谏苑尘埃多旧藁,佛宫粉绘有生祠。与君家世重重契,祖奠灵车涕满颐。

  • 《东郊时雨》

    鸣鸠将雨过东林,细草青郊望转深。润入土膏春脉脉,暝含山色昼沉沉。寻花问柳游人兴,荷锸扶犁野老心。见说帝城多景物,春晴未必胜春阴。

  • 《望人家桃李花》

    山源夜雨渡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晚,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氛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年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

  • 《若海运使移节广东赋诗赠别予每过若海诸郎诵》

    玉雪明人眼,森然膝下郎。原流知衮衮,诵读听琅琅。有子若何慕,他年我曾量。原崇诗礼训,勿近利名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