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与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是唐代姚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官清书府足闲时,
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
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
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
未知前日更逢谁。
诗意:
这首诗是姚合在春日与秘书崔少监一同游览青龙寺僧院时所作。诗人官职清高,书府宽裕,有充裕的空闲时间。清晨起来,攀折花枝柳枝,享受春日的美景。诗人在城市的街巷中寻觅美景,无尽的九陌都找不到尽头;进入千峰寺,看到的景色非常宜人。高人们常常饮酒品药,自古以来,美景和清幽之地都是诗人们所钟爱的。听说往来的人多是静谧的人,但并不知道前一天还遇到了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游览青龙寺僧院时的心境和所见所闻。诗人以官职清高、书府闲适的身份,赋予了他足够的时间和心境去欣赏自然景色。清晨起来攀折花枝柳枝,表现出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热爱和亲近自然的心情。诗中的九陌城和千峰寺都是诗人寻找美景的场所,九陌城中美景无穷无尽,而千峰寺则给人以宜人的感觉。诗人提到高人常常饮酒和品药,把高人与自然景色联系在一起,强调了诗人对自然和清幽之境的喜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听说往来的人多是静谧的人,但又不知道前一天还遇到了谁,给人以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唐代诗人对春日美景和清幽之地的向往和赞美,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韵味。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