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学狂吟试笔毡,惭无风度似僧虔。
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
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
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勉斋侄二首》
中文译文:
谩学狂吟试笔毡,
惭无风度似僧虔。
五车不作黄金屋,
方寸犹存白玉田。
万事混茫随梦境,
一关玄牝透真筌。
北窗人在羲皇上,
占得清风一榻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作家何梦桂创作的,并题为《和勉斋侄二首》。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学问浅薄和风度不够的愧疚。他自称谩学狂吟,像个没有风度的虔诚僧人一样。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谦逊的心态。
诗的第二句“五车不作黄金屋,方寸犹存白玉田。”表达了诗人不追求物质财富的态度,他不愿意将自己的生活过得过于奢华,而是保持一颗宁静的心灵,如白玉一样纯洁。这种清心寡欲的态度是文人士大夫的传统美德。
接下来的两句“万事混茫随梦境,一关玄牝透真筌。”表达了世事繁杂,如同梦境一样虚幻。诗人意味深长地用“一关玄牝透真筌”来形容自己的领悟,指出通过通达玄妙的一关,达到超越现实的境地。
最后两句“北窗人在羲皇上,占得清风一榻眠。”表达了诗人在北窗下享受清风的宁静境地,暗示他有一颗超然物外的心灵,能够在宁静中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寄托。
整首诗以自嘲和自省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和风度不足的愧疚之情,同时展示了他对清心寡欲和超越尘世的追求。诗人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度和追求。
饭满七缀钵,香凝百衲窗。雨声酣晓枕,灯烬落秋釭。疾竖元知遯,天魔亦已降。超然对儿子,未媿鹿门庞。
名花韵在年晴初,雨沁胭脂脸更敷。蒲驿莫妨娱刺史,锦坊岂不胜中书。时无艳曲临轩纵,公莫巍坛韫匮沽。春老绿阴春子近,东风来往一吹嘘。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婆澜。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荒须动斗牛寒。
寮额高悬太守书,方盘炯炯连三珠。唐贤正笔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是寮今虽茅草新,元是东邻寒士居。士贫更在玉川上,三间破尽四壁无。我借得这稍营葺,洒扫共费十日馀。竹窗挂处青山入,水色坐照发与肤。焚香下帘百念静,虽未得道道不殊。假道为名亦道者,窃复慕道名岂虚。
高人心虚万物宗,家世常以仕易农。买山本爱坡上竹,手种已偃岩前松。瀑泉三伏凛冰雪,谷声火里酣笙镛。了知自是一丘壑,不与金精为附庸。
老子堂前花万树,先生曾见几回春。夜煎白石平明吃,不拟教人哭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