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秋水醉吟者,且作西山病叟呼。
可惜黄花逢令节,樽中酒燥笔头枯。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鹤鸣亭绝句四首》
旧时秋水醉吟者,
且作西山病叟呼。
可惜黄花逢令节,
樽中酒燥笔头枯。
中文译文:
曾经醉心于秋水之美的吟游诗人,
如今成为了西山上的孤病老人呼唤。
可惜黄花遭遇到命运的制约,
酒杯中的酒干了,笔尖枯萎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逝去的青春岁月和壮志未酬的感叹之情。诗中以秋水和黄花作为象征,通过描绘秋水醉吟者和西山病叟呼来对比诗人过去的豪情壮志与现实的无奈。秋水象征着诗人年轻时的激情和追求,而黄花则代表了逝去的时光和无法挽回的遗憾。诗人感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未能得到实现,黄花逢令节表明了命运的限制和不可抗拒的力量。樽中酒燥笔头枯则暗示了诗人的心境枯竭,无法再有新的创作灵感。
整首诗以简练的句式和凄凉的意境表达了辛弃疾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无奈。通过对逝去时光和现实困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无奈抗争。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深邃的忧伤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展示了辛弃疾独特的抒情才华。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既用文武火,俄穷雌雄篇。赤盐扑红雾,白华飞素烟。服之生羽翼,倏尔冲玄天。真隐尚有迹,厥祀将近千。我来讨灵胜,到此期终焉。滴苦破窦净,藓深馀甃圆。澄如玉髓洁,泛若
握固如婴儿,作气如壮士。二者非自然,皆出不容易。心为身之主,志者气之师。沉珠于深渊,养自己天地。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巡关每傍摴蒲局,望月还登乞巧楼。第一莫教娇太过,缘人衣带上人头。不知原在鞍轿里,将谓空驮席帽归。火炉床上平身立,便与夫人作镜台。
良夜维舟次,题诗最忆君。微钟花外度,清笛月中闻。灯报庭闱喜,杯从故旧分。西城驻马日,还与入山云。
老去心情故倦游,直诚自许赋休休。清流固已久绝望,白发只今空满头。软语每思挥玉麈,寻源便欲过瓜洲。他年一棹烟江雨,有愧轻轻不下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