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荠。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三石笋》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削出青山根,
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
不染帝子啼。
不为盘中蔬,
岂与烟茁荠。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东园中的一根石笋。诗人通过形容这根石笋的特点,表达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结合。诗中所描述的石笋高耸入云,宛如碧玉一般,与周围的青山相映成趣。它不像湘竹那样老朽,也不会被帝子的啼声所染污。它不是普通的盘中蔬菜,而是与烟雾和茁壮的荠菜相比较,更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石笋的描绘,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他通过对石笋的形象描写,将其与青山、碧玉等美好事物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石笋的比喻,抒发了对人文之美的思考。他将石笋与湘竹、帝子的啼声以及盘中蔬菜进行对比,强调了石笋的独特价值和纯洁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独到见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换却钳鎚过赤城,先声知已沸腾腾。当机棒喝须端的,护法神通莫尽凭。脚底涌泉同莹洁,脊梁天柱共崚嶒。果符鼓棹沧溟句,海角元来欠一灯。
寒暑平分,东南之徼,何多暍哉。远望炎洲,近观火井,相与朝烬而夕灰。名曰冰纨霜练,服之一缕如十袭,而信衣冠之不能。敢疑夏祖之居会稽,短发文身自蔽以草莱。浪婆儿,身世世,共道常年不如是。谁复怜北客,此日真憔悴。深山乳虎想腾倚,清风不来空啸死。安得人如葛稚川,脱
倦飞山鸟未能迁,心在孤云叠嶂间。大水雄山须远适,好风佳月自幽閒。非关谢傅当年事,何似周郎旧日山。安得此心成独往,白鸥盟约在江湾。
冠剑青云士,艰危孰奋身。向来持汉节,径去犯边尘。既用公为相,方知国有人。凛然生气在,端合画麒麟。
五十升端揆,西郊任保厘。偶抛三事重,未失百僚师。府县威仪引,宫城管钥随。粗官嫌出将,剧位是留司。樱笋供筵馔,蜩蝉响路岐。碧纱题壁处,昼锦下车时。请雨摩腾塔,寻芳白傅祠。维嵩过旧隐,禊洛赋新诗。礼绝应悬榻,公余尚读碑。留台咨拜表,内殿列须知。易退甘龙卧,难虚
蜀江雪浪来天际,一派泉舂宝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