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初变一天清,急雨仍添万木声。
山势不根空外起,湖光无际概来平。
锦衣应有徘徊恋,金地聊开燕乐情。
衰暮典城何所用,愿公云路羽翰生。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和钱端明游南屏山》是宋代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秋初变一天清,
急雨仍添万木声。
山势不根空外起,
湖光无际概来平。
锦衣应有徘徊恋,
金地聊开燕乐情。
衰暮典城何所用,
愿公云路羽翰生。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南屏山秋天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友人钱端明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新和变化,以及雨声和山势的交融。他认为山势虽然高耸,却似乎没有根基,仿佛悬浮在空中;而湖光则展现出无边无际的平静。锦衣和金地指的是宫廷中华丽的服饰和华丽的宴会场所,诗人暗示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钱端明典城衰老之境的思考,希望他能够追求自己的志向,展翅高飞。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新秋初变一天清,急雨仍添万木声,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和声音。山势不根空外起、湖光无际概来平等形象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秋天的宁静与变幻。锦衣应有徘徊恋,金地聊开燕乐情这两句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对友人的思念。诗的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能够超越衰暮的境遇,追求自己的志向,实现人生的价值。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早破春相赚,飘零不自知。未完九十日,消尽万千枝。点水嫌萍扫,粘苔怕月移。莫谙化工意,荣悴孰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