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前三篇》

百雉金城十仞池,天声遐憺远戎知。
剖符但报三年政,推毂无劳六月师。
胡马逸归常见画,塞鸿征尽著残棋。
欲歌盛业赓周雅,须假清风吉甫诗。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和前三篇》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苏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金城百雉,十仞池。天籁之声遥远慑服戎狄。剖符纳贡,报告三年的政绩。推毂行军,不辞劳苦六个月的征战。胡马逸散,常被人拿来描绘。边塞的鸿雁,征战已尽,只留下残破的棋局。我想歌颂盛世的伟业,必须借助清风吹拂的吉甫之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景象和边塞的征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盛世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金城、十仞池等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壮丽的场景和壮丽的声音,使读者感受到了威严和庄严。同时,诗人对于政绩和军功的赞美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军事力量的肯定。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盛世伟业的歌颂之情,并认为这样的赞美需要借助优雅的吉甫之诗。

赏析:
《和前三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展现了壮丽的景象和伟大的气势。金城百雉、十仞池等景物的描绘,使整个场景显得庄严、壮丽。天籁之声的描述,传递出远方戎狄对于大宋帝国的敬畏之情。诗中的剖符纳贡、推毂行军等词语,则展示了当时政绩和军功的重要性,以及对于政治和军事行为的认可。最后,诗人通过描绘胡马和边塞的鸿雁,展现了征战残酷的现实,以及对于和平的渴望。诗人希望通过清风吉甫之诗,歌颂盛世伟业,表达了追求美好生活和社会安宁的愿望。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苏颂对于国家繁荣和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政绩和军功的赞美。整体上,它展示了苏颂作为文人士大夫,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期许。

  • 《送赵司令之金陵》

    自古词人例谪迁,十年无路可栈天。督师上正倚裴相,破贼叔应推谢玄。伏枥骥思沙漠外,脱韝鹰去碧霄边。僧隟早辱莱公赏,他日牵联得并传。

  • 《阖闾城怀古》

    五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惟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

  • 《京邸漫题》

    不遑将母兄嗟弟,无能以为尔与余。独坐小楼风雨急,江南岁晚雁何如。

  • 《建平途次》

    野桥田径滑,官路柳条新。流水伴丽日,野花留晚春。点空知去翼,冲绿有归人。自笑谙岐路,无劳更问津。

  • 《临江仙》

    今夜征帆何处落,烟村几点人家。莫惊双泪向风斜。渔人西塞曲,商女后庭花。从此五湖归去好,一杯酒送生涯。多情犹解惜年华。春闺重见处,霜鬓不须嗟。

  • 《举与万法为侣因缘颂》

    秤鎚搦出油,闲言长语休。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杨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