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和蒨桃》是宋代文人寇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将相功名终若何,
不堪急景似奔梭。
人间万事何须问,
且向樽前听艳歌。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荣誉的思考和对人生追求的思索。作者反问自己,将军和宰相的功名终究有什么意义呢?在飞逝的时光中,这些功名荣誉就像匆忙的梭子一样,无法承受时间的冲刷。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间,有太多事情是不值得追问的。相反,作者建议我们不妨在酒杯前倾听动人的歌声,享受眼前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功名利禄追逐的淡漠态度。将军和宰相在古代是最高的地位和荣誉象征,但作者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质疑这些荣誉的真正意义。他认为,这些功名在时间的冲击下是如此脆弱和短暂,无法抵挡时光的洗礼。相比之下,作者主张放下追逐功名的焦虑,去欣赏生活中真正美好的事物。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樽前听艳歌”,这里的“樽”指的是酒杯,艳歌则代表欢乐的歌声。作者暗示人们应该将注意力转向享受眼前的快乐,不必过于纠结于名利和功名。这种对于人生的淡泊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由、放松和享受生活的心态。
总体而言,寇准的《和蒨桃》以简洁、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对功名追求的冷漠态度,呼唤人们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和快乐。这首诗词在宋代文人的诗歌创作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功名的审视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网罗当日得英雄,文阵三人各立功。海裹赤鲸疑有角,云中骐骥欲追风。寻闻馆阁英声出,又见贤良大对通。亦说年来畜奇业,蟭螟何计逐飞鸿。
遍地有灵芝。人人都不识。作得业又大,难敌。我今欲待说与你,只恐你不信,谈非。
柳花巷陌,悄不见铜驼,采香芳侣。昼楼在否。几东风怨笛,凭阑日暮。一片闲情,尚绕斜阳锦树。黯无语。记花外马嘶,曾送人去。风景长暗度。柰好梦微茫,艳怀清苦。后期已误。翦烛花,未卜故人来处。水驿相逢,待说当年恨赋。寄愁与。凤城东、旧时行旅。
昨迎今复送,来晚去逡巡。芳尽空繁树,愁多独病身。静思倾酒懒,闲望上楼频。为向春风道,明年早报春。
闻说边隅长草莱,汉家肤使漠南回。黍苗正自归仓廪,不怕西风卷地来。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断肠诗句。彩笔无题处。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蘅皋暮。客愁何许。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