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

带雨飞来燕一双,问伊何事为春忙。
野人不解呢喃意,勉强搜吟对麦光。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秦寿之春晚偶成八绝》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带雨飞来燕一双,
问伊何事为春忙。
野人不解呢喃意,
勉强搜吟对麦光。

诗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一对带着雨水飞来的燕子。诗人好奇地询问它们为什么如此忙碌于春天。然而,野人并不理解燕子的呢喃语言,于是诗人只能勉强地借助麦田的光景来寻找灵感,进行吟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物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燕子是春天的象征,它们带着雨水飞来,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和新生。诗人对燕子的问询,实际上是对春天的追问,他想知道春天为何如此活跃,为何如此忙碌。然而,野人并不理解燕子的语言,这里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大自然的困惑和不解。于是,诗人只能勉强地搜寻麦田的景象,寻找灵感进行吟咏。这里的麦光可以看作是一种生命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麦光的感悟和借鉴,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创作的努力。

整首诗以简短的八绝格形式表现,字句简练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与自然的对话,诗人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思索,以及在艰难中寻求灵感与创作的坚持。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深远,寓意丰富,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箫杖曲》

    桂楫兰舟谁吊古,往寻美竹潇湘浦。淋漓恨血染秋烟,千载娥皇泪痕苦。当时得之无所施,爱同海底珊瑚枝。金刀横截瘦蛟颈,剜作玲珑箫管吹。骊珠上连星点七,窍窍清圆俱应律。有时提挈坐花前,葛陂老龙眠在膝。世人不知何如名,但见鹿斑碎点琅玕青。掀髯一笑发孤弄,杖头忽作呜呜

  •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浪淘沙(余画墨水仙并题其上)》

    回首欲婆娑。淡扫修蛾。盈盈不语奈情何。应恨梅兄矾弟远,云隔山阿。弱水夜寒多。带月曾过。羽衣飞过染余波。白鹤难招归未得,天阔星河。

  • 《句》

    爱山如爱酒,畏暑如畏虎。出门寻旧游,缺月四更吐。

  • 《送祠部刘仪文知颍州》

    厌逐京师车马尘,乞为林下水边人。江湖入梦归心壮,道路生辉使节新。岂弟宜民推善政,清闲无讼称天真。如闻此府多迁擢,剩醉西湖烂漫春。

  • 《醉落魄》

    绿枝红萼。江南芳信年年约。竹舆路转溪桥角。晴日烘香,的皪疏篱落。玉台粉面铅华薄。画堂长记深罗幕。惜花老去情犹著。客里惊春,生怕东风恶。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