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醉非生涯,小人若甘醴。
斧斤戕天和,狂药害正礼。
可惜竹溪逸,吵饮颍之水。
名教有余乐,公未知趣耳。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清汀蒋省干酒色财气韵》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场景,其中充满了酒色财气的氛围。通过对酒色财气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真正的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烂醉非生涯,
酒宴上的狂欢并非真正的人生目标,
小人若甘醴。
卑微的人们却迷恋于酒色之中。
斧斤戕天和,
斧斤之力摧毁了天和之间的和谐,
狂药害正礼。
疯狂的药物破坏了正统的礼仪。
可惜竹溪逸,
可惜竹溪的清幽不再存在,
吵饮颍之水。
颍水被喧哗的欢饮所扰乱。
名教有余乐,
虽然名教依然存在一些乐趣,
公未知趣耳。
但是公众却不懂得如何欣赏其中的趣味。
通过描绘酒色财气的盛宴,诗人对琐碎浮躁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过度追求享乐和物质财富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人们迷失了正统的价值观和礼仪规范。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的遗憾和对真正高尚品德的追求。尽管名利之间还存在一些乐趣,但大众却未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趣味所在。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以及对真正价值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关注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意识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癃疲安问起沉痾,天柱摧倾唤奈何。远去曾逢龙种泣,德衰犹接凤兮歌。典坟堆案元精合,海水添潮老泪多。稍欲从公恭睡味,一毡番市恋盘阿。
不忍骤开还骤落,殷勤含蕊待君来。
莺老花残,春事已过。明眼衲僧,多是蹉过。楝花信风,不肯放过。万户千门,一时俱过。筑著磕著,是谁之过。转换不得,也要验过。
别袂无多日,愁肠已屡回。未便新舍稳,先喜故人来。忧国空千虑,忘怀但一杯。相看情意好,归辔不须催。
妙手何人为写真。只难传处是精神。一枝占断洛城春。暮雨不堪巫峡梦,西风莫障瘐公尘。扁舟湖海要诗人。
一身兼抱百忧虞,忽忽如狂久废书。畴昔心期俱丧勇,此来腰疾更悉虚。久闻阳羡安家好,自度渊明与世疏。亦有未归沟壑日,会应相近置田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