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
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
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
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劝农诗》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
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
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
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
诗意:
这首诗以虞俦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自然与人情的感悟。诗中描述了世事的变幻莫测,自己的行事遭遇了种种困难,无法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与此同时,他也感叹旧时的友谊为何逐渐淡忘,人们只追求表面的虚荣。然而,自然的风雨和花朵的盛开依然存在,酒的美好亦存在于溪山之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与亲友们一同共享幸福。
赏析:
虞俦的《和劝农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首句“世故偶夷险,吾行无介通”揭示了诗人在世事中所遇到的困境和坎坷。诗人感到困惑,无法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接下来的两句“谁为青眼旧,人想翠眉浓”表达了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虚伪的反思。诗中的“青眼旧”和“翠眉浓”具有象征意味,代表着真诚和纯洁的情感。然而,现实社会中的人们却往往只追求表面的光鲜和虚荣,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接下来的两句“风雨花时过,溪山酒圣中”展示了自然界的恒久存在和美好。风雨和花朵的盛开是自然界中的常态,而溪山之间则流淌着美好的酒。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与前文中的世俗虚荣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纯真之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何时莲荡里,共把碧弯筒”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莲荡是指荷花盛开的水域,而“碧弯筒”则指饮酒的杯子。诗人希望能够与亲友们共同在美丽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的恩赐,一同畅饮美酒,共享幸福。
虞俦的《和劝农诗》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明确的意境,表达了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纯真之美的追求。这首诗词既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特点,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欢声雷动,问邦民,知道君候生日。欲把天文占好事,夜半遥瞻南极。耿耿三台,寒光相射,瑞采连珠壁。自今以始,我公眉寿千亿。见说燕寝香凝,旌旗微动,猎猎薰风入。收拾乾坤生长意,留向人间敷锡。预约明年,难兄难弟,同侍虞琴侧。坐令仁寿,八荒开此寿域。
矿去金存百练周,自从索价没人酬。腾今耀古非声色,曾为沩山作牯牛。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忽然风卷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燕居故可乐,病卧翻可怜。身闲傥更健,其人半神仙。既无扬州鹤,龙钟任吾年。南齐深而明,略似西江船。船中何所有,药气杂炉烟。亲朋稀老伴,暂来即飘然。秋蝇独恋恋,终朝相扑缘。霜晴日色浓,窗纸烘春妍。但愁添眼花,暝坐聊参禅。困从定中生,瞢腾梦相牵。三昧未得力,十魔
青琐初辞佩守符,过家衣锦耀乡闾。丹心忽厌承明直,白首犹刊丽正书。满目湖山真吏隐,半空楼阁信仙居。若耶老叟嗟来暮,应向江头待隼旟。
如馆如城几艳丛,拒霜不觉老西风。曼卿人见骑驴去,丁度仙游按辔空。惆怅二公皆死谶,浅深十里尚秋红。且图席地看花醉,肯羡豪家绣褥工。
箐果崖芝日足餐,卖薪时亦下云端。邻家有酒常同醉,晚岁无衣不叹寒。黑白石充棋子用,青黄树当历头看。须眉不愧商山皓,可待为人作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