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药苗化为鱼,身虽纤细味丰腴。
土人涉溪如採荇,以布为网犹恐疏。
不比吴王耽嗜脍,松江千古留腥滓。
好似春茶枪与旗,俯视银条不足数。
人生所乐在家乡,何必定食河之鲂。
琴高仙游不可蹑,自向崑崙朝玉皇。
玉皇一笑倚天末,乞与五湖任囊括。
扁舟烟雨归去来,卧听鱼槎声濊濊。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和人赋琴高鱼》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人药苗化为鱼,
身虽纤细味丰腴。
土人涉溪如採荇,
以布为网犹恐疏。
不比吴王耽嗜脍,
松江千古留腥滓。
好似春茶枪与旗,
俯视银条不足数。
人生所乐在家乡,
何必定食河之鲂。
琴高仙游不可蹑,
自向崑崙朝玉皇。
玉皇一笑倚天末,
乞与五湖任囊括。
扁舟烟雨归去来,
卧听鱼槎声濊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琴高鱼的形象,表达了吴潜对乡土之美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诗的开篇,仙人药苗化为鱼,形容鱼的身姿虽然纤细,却味道鲜美。接着描绘了土人涉溪采荇,用布作网,生怕捕捞不到鱼,展现了对生活的勤劳和谨慎。与吴王纵情享受美食的态度形成了对比,松江的历史中却留下了河水中的残渣。这里通过食物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对物质享受的不同态度。
下一段描述了春天的茶芽、枪旗和银条,春茶形如枪旗,银条众多,从俯视的角度看,数不清楚。这里通过春茶和银条的形象,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生的乐趣在于家乡,为什么非要追求河中的鲂鱼呢?这里通过家乡和河之鲂的对比,表达了对安稳生活和追求名利的不同选择。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琴高仙游,表示琴高飞升仙界,不可追随。而琴高朝拜玉皇,倚天在玉皇那里一笑,乞求让五湖都装进囊中。这里表达了对仙境和神仙的向往,同时抒发了对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以琴高鱼为象征,通过对乡土之美、家乡情怀和追求理想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思索,展示了吴潜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承学虽云浅,初心敢自轻。飘零为禄仕,蹭蹬得诗名。抚事悲长剑,怀人感短檠。不堪秋雨夕,鼓角下高城。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
匹马赴严宸。将谓青云上致身。不是男儿容易事,风尘。水远山长愁杀人。离别若为情。雪暗西山泪满巾。还忆夜来分手处,天津。桃李无言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早破春相赚,飘零不自知。未完九十日,消尽万千枝。点水嫌萍扫,粘苔怕月移。莫谙化工意,荣悴孰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