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仁仲过五溪》

沅水千年非旧波,英风元自振关河。
本怀国士知心早,岂念柽函挟恨多。
龟固有神宁豫罔,鸿虽高举畏虞罗。
椒兰从古能如此,何有沉湘作九歌。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仁仲过五溪》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沅水的千年壮丽景色和英雄气概为主题,表达了对国士胸怀深邃、坚守正义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名士柽函之忧伤的思绪。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对比,诗人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湘九歌的瑰丽。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沅水千年非旧波,
英风元自振关河。
本怀国士知心早,
岂念柽函挟恨多。

龟固有神宁豫罔,
鸿虽高举畏虞罗。
椒兰从古能如此,
何有沉湘作九歌。

这首诗词具有深厚的诗意和赏析价值。诗人通过描绘沅水的千年景色,表达了时间的变迁,但沅水依然壮美如初,象征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延续。英风振关河,暗示着中国古代英雄气概的兴起和传统文化的荣耀。

诗中提到的国士,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和坚守正义的人才。诗人赞扬国士早已洞察人心的智慧和胸怀,并对柽函心怀忧伤,表达了对历史名士的敬仰和同情之情。

接下来,诗人运用了龟和鸿的比喻。龟象征着古代文化的守护者,虽然它的外表平凡,却具有神秘的智慧。鸿鹄高飞,虽然傲立云霄,却也畏惧罗网的困扰。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诗人强调了国士在面临困境时的坚守和智慧。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椒兰和沉湘九歌。椒兰是一种香气芬芳的植物,象征着古代文化的美好和瑰丽。沉湘九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名篇,以其华丽的辞藻和悲壮的情感而闻名。诗人通过这两个象征,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赞美和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壮丽。诗人通过对国士和历史名士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坚守正义的敬仰。同时,通过对椒兰和沉湘九歌的提及,强调了古代文化的美好和瑰丽。这首诗词具有深刻的诗意和情感,让人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和美丽产生深思。

  • 《沈道院有水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无赏之者贾》

    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莫怪知音少,牙弦匣不开。

  • 《拄杖颂寄松源和尚》

    七尺乌藤挂东壁,春风忽来生两翼。鞭起飞龙趁不得,洞庭搅碎琉璃碧。去兮去兮明历历,梅花影里休相觅。为雨为云自古今,古今寥寥有何极。

  • 《朝直》

    朝直叨居省阁间,由来疏退校安闲。落花夜静宫中漏,微雨春寒廊下班。自扣玄门齐宠辱,从他荣路用机关。孤峰未得深归去,名画偏求水墨山。

  • 《秋夜寄丘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 《端午内中帖子词·太上皇后阁》

    汉殿炎风少,轻凉已动衣。每来观织室,不许夜停机。

  • 《三月十一日郊行》

    到处人家可乞浆,槐阴巷陌午风凉。水陂漫漫新秧绿,山垄离离大麦黄。父子力耕春渐老,妇姑共绩夜犹长。尧民击壤虽难继,芹美怀君未敢忘。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