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岑晚树飘花外,冷落晨杯擣杏馀。
喉舌官崇无晤赏,一轩筠粉伴刊书。
某闻望之补郡,常雅意于本朝;长孺爲郎,每注情于禁闼。皆欲恢明景化,徽序懿纲。宣硕惠于政经,奉清光于昼接。前闻尽在,茂躅可徵。恭惟学士淑问熙朝,英猷秀世。颁条列土,重季布之股肱;陪议外庭,凑吾丘之智略。果膺绿诏,入觐紫宸。盖丕绩以上闻,表清衷之弥属。饬东方之骑,飞鞚载严;趣舍人之装,輶轩既御。而某夙叨恩纪,敢嘿颂声。才愧巴人,莫预弥高之唱;惠同嘉树,愿赓勿剪之谣。谨斋沐成七言四韵送行诗三章,缮写捧诣客次,祗候陈献。理非逮意,言且无文,甫成怫悦之辞,少系中和之作。
《和三司尚书清明》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阳岑晚树飘花外,
冷落晨杯擣杏馀。
喉舌官崇无晤赏,
一轩筠粉伴刊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景象。夕阳下,阳岑(山名)的晚树上飘落着花瓣,清晨的酒杯中还残留着擣碎的杏核。诗人感叹自己作为官员,却无法得到官府的赏识和认可,只能独自一人在书房中陪伴着竹帘和粉饰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阳岑山的晚树飘落的花瓣和晨杯中的杏核,都是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和事物易逝的象征。诗人作为官员,却无法得到官府的赏识,这种无法被理解和认可的孤独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诗人只能独自一人在书房中,与竹帘和粉饰的书籍为伴,表现出他内心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官场困境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去去持丹笔,当官议是非。壮心低仕路,恋涕湿亲衣。汲浪樯乌急,吴霜稻蟹肥。论文杯酒后,从此故人稀。
稽首诸兄,*听吾劝,化饭朝日随缘。残余好恶,只要自心坚。饱后归庵静坐,无益语、闭口藏言。他人过,见如不见,方寸得安然。且休寻玄妙,牢拴意马,紧锁心猿。去除人我,灭火消烟。昼夜敌魔战睡,常寂静、调息绵绵。君知否,如斯妙用,子母自团圆。
忠显肩双庙,屏山籙二程。岭寒松节苦,坛暖杏花明。君也孤傅业,天乎独短生。子孙无一物,故纸付渠耕。
许氏世工诗,浑棠格力微。独能兼古律,无不是珠玑。捧卷光蓬室,停车照竹扉。阳春复高调,自昔和人稀。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冠盖尘沙得我憎,脱巾聊喜发鬅鬙。素娥东涌行空阔,清吹南来扫郁蒸。团扇正闲看破墨,矮床欹卧怯文藤。扁舟归去应尤乐,莫羡金盘赐苑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