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只隔岭头云,谁在湖边问讯人。
若得小舟通我过,雨晴须破半时辰。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北湖》
中文译文:
北湖只隔岭头云,
谁在湖边问讯人。
若得小舟通我过,
雨晴须破半时辰。
诗意:
这首诗是陈傅良在宋代所写的,题为《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北湖》。诗人描绘了北湖的景色以及他渴望过湖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北湖为背景,通过简洁而意境深远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湖泊的向往之情。首两句描绘了北湖与岭头的云雾相隔,湖边有人在询问过湖的方法,暗示了诗人对湖泊的向往之情。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诗人希望能够乘坐小舟过湖,期待着雨后湖泊的明净,预示着诗人渴望解除心中烦忧,追求宁静和清新的心境。整首诗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对北湖的美好向往和对自由自在心境的追求。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北湖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心灵宁静和自由自在境界的追求。通过描绘北湖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歌给读者带来了一种静谧、宁静的感受,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美好自由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春色匆匆,三分过、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轮西下,可堪弄影。曲水流觞时节好,茂林修竹池台永。望前村、绿柳荫茅檐,云封岭。蜂蝶闹,烟花整。百年梦,如俄顷。这回头陈迹,漫劳深省。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尽三觥、歌罢酒来时,风吹醒。
畴昔随班舞御香,如今忍冻坐山房。台云谁取书黄瑞,宫日空舒刺绣光。懒把酒杯心自醉,閒欹肱枕意何长。晚窗闭眼消详易,赖有生生不断肠。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假使富埒国,何如贫在家。尚存侬汉札,宁夺我齐瓜。
学者当穷理,工诗岂美名。不能裨采访,徒自取讥评。责已希韦孟,休官慕尚平。如今成病鹤,垂首噤无声。
国色妖娆书不如,风流二媚信消渠。阿承丑女无人聘,自契衣装过草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