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竟沈浮。
怀人好上层楼看,木落山寒不肯秋。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是宋代作家陈傅良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的沉浮变化。诗人怀念着离去的人,站在高楼上眺望,看着山上的树木凋零,感受着寒冷的山风,却不愿意接受秋天的到来。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离开了岷峨水仍然奔流,
豫章三个字竟然沉没或浮现。
怀念着亲爱的人,我站在高楼上眺望,
山上的树木凋零寒冷不愿意迎接秋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诗人眺望着岷峨水,感到水流不息,仿佛与人的离别无关,而豫章三字却在沉浮中显现。这种描写把水流和文字的变化与人的离去相对照,表达了人事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
诗人怀念离去的人,站在高楼上眺望,这种高处俯瞰的视角增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树木凋零、山风寒冷是描绘季节交替的景象,传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季节的变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它以写景入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情的流转和时光的变幻。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离别的思念和时光的无情,领略到诗人对生命和人事的深邃思考。
闻说江南庾子山,卜居泉石爱孱颜。古来得丧何须问,世上荣枯只等闲。高阙浮云徒有恋,夕阳飞鸟亦知还。予贫不及三君子,老愧朝绅进退间。
好读床头易一编,盈虚消息总天然。峥嵘齿颊皆冰雪,肯怕炎言有瘴烟。
纵欲劳民殊未已,阿房望夷相次想。后来风俗昧其由,妄说秦皇能役鬼。
江南春色莺花老,又汲新泉浸芰荷。春色后先君莫讶,后头花更得春多。
北溟苍蟠赤有只,何年飞入昭阳里。王母抱其首,至尊抚其尾,爱之不啻如己子。时复娇嘶作宫徵,宁王窃弄至尊喜。一朝踊跃不可收,化作万丈长黄虬。腾怒□觞昆仑丘,五城欲崩河倒流。老优方作《霓裳》舞,朔风忽动渔阳鼓。鼓声殷殷来朝阳,六龙西狩剑阁长。欢乐极兮成悲伤,马嵬
不见玉人清晓。长啸一声云杪。碧水满阑塘,竹外一枝风袅。奇妙。奇妙。半夜山空月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