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卧古屋,趣敌岩谷深。
六籍环一身,口诵头不簪。
瘦碧久去眼,寂寞清风心。
朝思荫之醉,暮思绕以吟。
秋空碧新弄,无处停幽禽。
安得青玉枝,来作半亩阴。
终朝对几榻,岁寒结知音。
於焉傲富贵,追踪晋贤林。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和施耕进士忆竹》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施耕进士在古屋中回忆竹子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夫子卧在古老的屋子里,趣味竹林深处的峡谷。
六经围绕着他的身躯,口中吟诵,头上无冠。
他瘦弱的身躯已久未见碧色的竹子,寂寞的清风吹拂着他的心。
早晨思念阴凉,陶醉其中;夜晚思念竹林,绕着吟咏。
秋天的天空碧蓝而广阔,没有地方停歇的幽禽。
我多想拥有一枝青翠的竹子,种在半亩阴凉之地。
整天坐在几榻之间,岁月寒冷中结交知音。
于是我傲然地追随着贤人的足迹,超越富贵的追逐,追寻晋代贤人的境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寂静的古屋和竹林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深情和对知音的思念。诗人施耕进士夜晚躺在古屋中,回忆着竹林的美好。他身边围绕着六经,但他并不以功名富贵为荣,而是专注于吟咏和思考。
诗中的竹子象征着清雅、纯洁和坚韧不拔的品质。作者渴望拥有一枝青玉般的竹子,寓意着他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净。他希望能在竹林的阴凉之地安顿下来,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
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也是这首诗的重要主题。他希望能结交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朋友,共同追寻晋代贤人的境界。这种思念和追求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表现了他对真正的友谊和精神追求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屋、竹子和知音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们追求内心宁静和真挚情感的普遍愿望,同时也传达了对于知音和高尚品格的推崇。
风雨空斋诵蓼莪,今年初度客中过。人生七十寻常寿,未过还怜一半多。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我非尘中人,素心在尘外。深谷行人稀,幽赏与心会。原畴苎苗肥,岭坞杉木大。女绩男斧斤,生理于此赖。稻畦无凶年,山泉百道溉。水满时自舂,奇哉涧边碓。惜我乏寸土,把茅不容盖。老矣徒空谈,惘惘发深慨。
得召丘墙泪却频,若无公道也无因。门前送敕朱衣吏,席上衔杯碧落人。半夜笙歌教泥月,平明桃杏放烧春。南山虽有归溪路,争那酬恩未杀身。
九月湘江水漫流,沙边唯览月华秋。金风浦上吹黄叶,一夜纷纷满客舟。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